[实用新型]一种船用薄板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7850.0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54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薛国良;刘灿波;潘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5/06 | 分类号: | B63H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舵,具体涉及一种船用薄板舵。
背景技术
舵广泛应用于船舶的方向控制,目前大型船常规的舵叶前端很厚实,螺旋桨的水流作用在舵叶前端产生很大的阻力,降低了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舵叶前端的阻力,提供一种船用薄板舵,提高了螺旋桨的推进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薄板舵,包括螺旋桨、舵叶和前置舵球,所述前置舵球固定安装在舵叶的前端,前置舵球与舵叶配合,所述舵叶为整体成型的,分为厚舵叶区和薄舵叶区,在舵叶的螺旋桨轴中心线的两侧以及舵叶上端为厚舵叶区,其余部分为薄舵叶区。
作为优化,所述舵叶在螺旋桨轴中心线两侧的厚舵叶区为螺旋桨轴中心线处至上下两侧舵叶总高度的1/10-1/20,所述舵叶上端的厚舵叶区为舵叶上缘至舵叶上缘下侧舵叶总高度的1/6-1/12。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舵叶设计成厚薄板的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作用在舵叶前端上的水流力,降低了阻力,提高了螺旋桨推进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合行业内的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船用薄板舵,包括螺旋桨1、舵叶2和前置舵球3,前置舵球3固定安装在舵叶2的前端,前置舵球3与舵叶2配合,舵叶2为整体成型的,分为厚舵叶区和薄舵叶区,在舵叶2的螺旋桨轴中心线的两侧以及舵叶2上端为厚舵叶区,其余部分为薄舵叶区。舵叶2在螺旋桨轴中心线两侧的厚舵叶区为螺旋桨轴中心线处至
上下两侧舵叶2总高度的1/10,舵叶2上端的厚舵叶区为舵叶上缘至舵叶上缘下侧舵叶总高度的1/6。
薄舵叶区的厚度显著小于常规舵叶,并与螺旋桨保持较大距离。前置舵球3的位置前移,接近螺旋桨1,有效消除了螺旋桨1的中心涡流,厚舵叶区仅存在于顶部和中间狭窄部分用于维持舵叶的强度,当船舶航行时,螺旋桨1的水流作用在舵叶前端的面积明显减少,阻力显著降低,提高了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同时通过增加舵叶2后部面积维持原有舵效。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舵叶2在螺旋桨轴中心线两侧的厚舵叶区为螺旋桨轴中心线处至上下两侧舵叶2总高度的1/15,舵叶2上端的厚舵叶区为舵叶上缘至舵叶上缘下侧舵叶总高度的1/9。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舵叶2在螺旋桨轴中心线两侧的厚舵叶区为螺旋桨轴中心线处至上下两侧舵叶2总高度的1/20,舵叶2上端的厚舵叶区为舵叶上缘至舵叶上缘下侧舵叶总高度的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7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米饭定量灌装装置
- 下一篇:摊铺机箱型结构履带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