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大电流电夹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31639.1 | 申请日: | 2012-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9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宋昱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5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1057***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流电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放电用部件,特别是蓄电池大电流电夹固定装置,属蓄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蓄电池进行大电流放电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将放电夹直接与母线连接,在蓄电池大电流放电过程中,放电夹会产生热量,而这些热量主要靠自然冷却散发。如果长时间对蓄电池进行大电流放电,放电夹的热量会逐渐聚集而不断升高,仅依靠自然冷却无法到达抑制放电夹温度升高的效果,放电夹温度越高,放电夹与蓄电池端子打火的现象就越容易出现,并由此导致蓄电池损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蓄电池大电流放电时放电夹温度的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降低放电夹温度的蓄电池大电流电夹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蓄电池大电流电夹固定装置,特别之处是:所述装置由结构对称的左电夹固定板、右电夹固定板组成,所述左、右电夹固定板中设有循环降温水道,左、右电夹固定板沿板厚方向设有一对通透的平行夹固定孔、一对通透的放电夹固定孔和一个通透的母线固定孔。
上述蓄电池大电流电夹固定装置,所述两平行夹固定孔分别位于循环降温水道两侧;所述两放电夹固定孔也分别位于循环降温水道两侧,所述母线固定孔位于循环降温水道的进、出水口之间。
上述蓄电池大电流电夹固定装置,所述左电夹固定板、右电夹固定板上部设有平行夹安装槽,所述两平行夹固定孔位于平行夹安装槽中;所述电夹固定板下部设有放电夹安装位,放电夹安装位的厚度小于左、右电夹固定板的板厚,所述两放电夹安装孔位于放电夹安装位处。
本实用新型针对蓄电池大电流放电时控制放电夹温度升高问题而设计了一种放电夹固定装置,所述装置由两块结构对称的电夹固定板组成,每块电夹固定板内设有循环降温水道,平行夹、放电夹和母线都安装在电夹固定板上,电夹固定板为铜材质。对蓄电池进行大电流放电时,通过循环降温水道中流动的冷却水,持续带走放电夹及母线的热量,快速对放电夹进行降温,避免因放电夹温度升高与蓄电池端子打火,进而导致蓄电池损坏的事件发生。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实施、实用性强、效果显著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电夹固定板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各部件标号表示如下:1. 左电夹固定板;2.右电夹固定板; 3. 母线固定孔;4. 平行夹安装槽;5. 平行夹固定孔;6. 放电夹安装位;7.放电夹安装孔;8.循环降温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由结构对称的左电夹固定板1、右电夹固定板2组成,左、右电夹固定板相互扣合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以左电夹固定板为例,说明左、右电夹固定板的结构。
参看图2-4,左电夹固定板中1设有循环降温水道8,循环降温水道的进、出水口设置在左电夹固定板的侧边上,左电夹固定板沿其板厚方向还设有一对通透的平行夹固定孔5、一对通透的放电夹固定孔7和一个通透的母线固定孔3,母线固定孔为螺纹孔。两平行夹固定孔5分别位于循环降温水道8上部的两侧;两放电夹固定孔7分别位于循环降温水道8下部的两侧,母线固定孔3位于循环降温水道的进、出水口之间。
参看图2、图3、图5,为了便于对平行夹、放电夹安装夹持,在左电夹固定板1上部设有平行夹安装槽4,所述两平行夹固定孔5位于平行夹安装槽中;所述电夹固定板下部设有放电夹安装位6,放电夹安装位的厚度小于电夹固定板的板厚,所述两放电夹安装孔7位于放电夹安装位处。
右电夹固定板2与左电夹固定板1的结构左右完全对称,故在此对右电夹固定板的结构不做赘述。
仍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为铜材质,使用时左、右电夹固定板扣合,将平行夹安装在左、右平行夹安装槽中,由穿过两平行夹固定孔的螺栓固定;将放电夹安装在放电夹安装位处,由穿过两放电夹固定孔的螺栓固定;母线安装在母线固定孔处,循环降温水道的进、出口与循环水管道连接,通过循环水的流动,降低平行夹、放电夹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风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316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背部布置吸汗毛巾的方法
- 下一篇:控制害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