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动过电流继电器跳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12653.7 | 申请日: | 2012-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6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林昭宏;黄文俊;林鹏东;刘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61/01 | 分类号: | H01H61/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继电器 跳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热动过电流继电器跳脱结构,是涉及一种利用弹簧的稳定弹性,作为机构跳脱及接点切换动作的继电器跳脱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热动过电流继电器的跳脱结构,如图一所示,其包括有一中空的上壳体10, 该上壳体10 内部装设有一作动连杆11,作动连杆11 右侧与一折弯合金板12 相接触, 使该折弯合金板12 与作动连杆11 形成一连动关系; 一装设在作动连杆11左侧的跳脱推杆13, 该跳脱推杆13 底部连结一接触端子14,该接触端子14 的另一端则固定于上壳体10 内部,接触端子14 下方有一连接端子18, 该连接端子18 在机构跳脱前与接触端子14 碰触形成通路,而在机构跳脱后该接触端子14 与该连接端子18 分开, 成为断路状态; 下壳体15 内部装设一连动板16 及数个加热体17; 以及一安装于上壳体10 及下壳体15 的盖(图中未示);当继电器电流负载过大时,该下壳体15 内部所装设的加热体17 会遇热弯曲,使连动板16 向右移动, 带动组装于上壳体10 内部之折弯合金板12 逆时针旋转, 使作动连杆11 下压接触到接触端子14, 促使该接触端子14 带动该跳脱推杆13 跳脱, 使接触端子14 与连接端子18分开成为断路状态。 然而现有热动过电流继电器的跳脱结构设计是以接触端子14 的材料本身的弹性作跳脱动作,而接触端子14 的材料弹性不易控制, 且长时间使用将会产生弹性疲乏, 影响热动过电流继电器跳脱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研发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良,终于创作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全稳定的过电流继电器跳脱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热动过电流继电器跳脱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
上壳体,其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装设一作动连杆, 该作动连杆右侧与一折弯合金板接触, 使该折弯合金板与作动连杆形成一连动关系,在作动连杆左侧设有跳脱推杆,该跳脱推杆底部连结一接触端子, 所述接触端子的另一端固定于上壳体内部, 该接触端子装设一弹簧, 该弹簧用来控制该接触端子带动跳脱推杆进行跳脱及接点切换动作,在接触端子下方设有连接端子, 该连接端子在机构跳脱前与接触端子碰触, 而该连接端子在机构跳脱后则为断路状态;
下壳体,其内部装设一连动板及数个加热体。
进一步,所述的弹簧为压缩弹簧,其装设在接触端子内,接触端子的端子面具有透孔,透孔两端分别向中间延伸形成凸起用于定位所述弹簧。
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弹簧控制接触端子,带动该跳脱推杆所产生的跳脱动作, 利用弹簧的稳定弹性, 使机构跳脱及接点切换动作稳定性较好, 且生产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2或图3,一种热动过电流继电器跳脱结构,包括上壳体20和下壳体27,其中的上壳体20为中空结构且内部装设一作动连杆21, 该作动连杆21右侧与一折弯合金板22接触, 使该折弯合金板22与作动连杆21形成一连动关系,在作动连杆21左侧设有跳脱推杆23,该跳脱推杆23底部连结一接触端子24, 所述接触端子的另一端固定于上壳体内部, 该接触端子24装设一弹簧25, 该弹簧用来控制该接触端子带动跳脱推杆进行跳脱及接点切换动作,在接触端子24下方设有连接端子26, 该连接端子在机构跳脱前与接触端子碰触, 而该连接端子在机构跳脱后则为断路状态;下壳体27内部装设一连动板28及若干数量的加热体29。所述的弹簧25为压缩弹簧,其装设在接触端子内,接触端子的端子面具有透孔,透孔两端分别向中间延伸形成凸起用于定位所述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12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