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94513.1 | 申请日: | 201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9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胡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16K15/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于管道上的止回阀结构,尤其是一种带组合启闭结构的组合止回阀。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一种用于防止管道内介质逆流的管道阀门,一般在带有泵、压缩机等设备、装置的管路上都需要安装止回阀。目前市场上出售、使用的止回阀结构多样、种类繁多,常用的有旋启式止回阀、升降式止回阀等,其中的旋启式止回阀具有流道通畅、流体阻力小、阀瓣关闭快速、水锤压力小等优点,但其关闭时靠反向介质压力和阀瓣的自重形成密封力,反向介质压力越高,密封力越大,密封比压也就越大,则越容易保证密封;反之,则不易密封。而升降式止回阀具有动作迅速、安全可靠、带压缩弹簧的阀瓣在预压力下低压密封性好等优点,但其流体阻力大。因此,旋启式止回阀通常适用于较大口径,介质流不常启闭,关闭时介质流冲击要求小的场合;而升降式止回阀则适用于小口径,介质流启闭相对较多,对关闭时水锤压力要求不高的场合。因此,一旦某些管路需同时具备上述要求时,对目前使用的止回阀种类选用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往往很难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备组合启闭结构的组合止回阀,该组合止回阀能保证管路安装止回阀时不受口径大小限制和介质流启闭频次限制、关闭密封性不受反向介质压力大小影响,并达到管路对止回阀的选用更为简便可靠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组合止回阀,包括中空结构的阀体,该阀体内设有沿水平方向贯通的副腔体和连通副腔体的主腔体,所述的主腔体上端设有主阀盖,副腔体的进口端设有副阀盖,所述的主腔体内设有主阀座,还设有压力启闭主阀座的摇杆组件;所述的副阀盖内设有副阀座,所述的副腔体与副阀盖内设有压力启闭副阀座的弹簧组件。
所述的摇杆组件包括摇杆和安装在摇杆上的圆盘阀瓣,所述的摇杆顶端铰接在阀体内,圆盘阀瓣接触密封在主阀座上。
所述的圆盘阀瓣与摇杆的安装结构是在摇杆上设有连接孔,圆盘阀瓣上设有连接螺柱,该连接螺柱穿过摇杆上的连接孔后连接有螺母作固定。
所述的弹簧组件包括阀瓣架和沿阀瓣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出的限位杆,该阀瓣架上设有定位安装并接触密封副阀座的环状阀瓣;所述的副阀盖内设有限位板,所述的副腔体内设有限位座,该限位座一侧设有弹簧座;所述的限位板、限位座和弹簧座上均设有限位孔,限位板和限位座上均设有通流孔;所述的阀瓣架左端的限位杆活动穿设在限位板的限位孔内,阀瓣架右端的限位杆依次活动穿设在弹簧座和限位座的限位孔内,该限位杆外套装有弹簧,且弹簧两端分别顶推在阀瓣架和弹簧座上。
所述的环状阀瓣与阀瓣架的定位安装结构是在阀瓣架端面设有环槽和定位肩,所述的环状阀瓣配装在所述环槽内,并由定位肩作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在主腔体内设有主阀座,还设有压力启闭主阀座的摇杆组件,该摇杆组件构成了旋启式止回结构;同时还在副阀盖内设有副阀座,副腔体与副阀盖内设有压力启闭副阀座的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构成了升降式止回结构,这种同时具备旋启式止回和升降式止回的结构能保证管路安装止回阀时不受口径大小限制和介质流启闭频次限制、关闭密封性不受反向介质压力大小影响,并达到管路对止回阀的选用更为简便可靠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副阀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摇杆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摇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圆盘状阀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阀瓣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弹簧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8所示,1.副阀盖、11.限位板、12.副阀座、2.弹簧组件、21.阀瓣架、211.限位杆、212.定位肩、213.环槽、22.环状阀瓣、23.弹簧、24.弹簧座、3.摇杆组件、31.圆盘阀瓣、311.连接螺柱、32.销轴、33.摇杆、331.销孔、332.连接孔、34.螺母、4.主阀盖、5.阀体、51.限位座、52.主腔体、53.主阀座、54.副腔体、6.限位孔、7.通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94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奥林匹克举重架
- 下一篇:一种重力感应发光地板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