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层共挤模头的进料分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67093.8 | 申请日: | 2012-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5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国祥;向友生;陈卫兵;严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中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B29L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12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共挤模头 进料 分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制造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层共挤模头的进料分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层共挤模头一般采用中心进料方式。内层、中层、外层料流由内层芯、中层芯、外层芯分隔的三层圆柱形经四个或八个分流孔分流至各层螺旋体;在此分流过程中,流道存在分流死角,导致产生积料。积料会在死角处滞留较长时间,氧化发黄。对于流动性较差的高分子材料,甚至会发生降解碳化。在吹膜时便会在膜面产生大量晶点、僵块、焦料、糊料。造成极大的浪费或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三层共挤模头的进料分流结构,消除目前现有三层共挤模头中心进料方式存在的分流死角,及由此而产生的晶点、僵块、焦料、糊料现象。提高模头对高分子材料的适应能力,提高薄膜制品的质量及成品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一种三层共挤模头的进料分流结构,包括内层芯、中层芯和外层芯,内层芯、中层芯和外层芯组成内层流道、中层流道、外层流道;内层流道呈圆柱形,中层流道和外层流道呈圆管形;中层流道与中层分流孔由内层芯连通,外层流道与外层分流孔由中层芯连通。内层流道与内层分流孔由分流锥连通,内层分流孔的孔口、中层分流孔的孔口和外层分流孔的孔口对着分流锥、内层芯和中层芯上设置的连续的尖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续的尖齿状结构下部设有圆弧,所述圆弧与各分流孔吻合对应。
再进一步地,所述分流锥的连续的尖齿状结构前端还设有锥体,所述锥体角度为60°。
本实用新型在三层共挤模头分流时采用了等分的连续的尖齿状结构设计。使料流在分配时无分流死角存在,减少吹膜时晶点、僵块、糊料现象,提高三层共挤模头对高分子材料的适应性,提高薄膜制品的质量和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共挤模头的进料分流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进料分流结构的细节图;
图3为分流锥的示意图;
图4为分流锥的示意图;
图5为分流锥上连续的尖齿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层芯和外层芯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层芯和外层芯示意图;
图8为内层芯和中层芯上连续的尖齿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层芯,2.中层芯,3.外层芯,4.内层流道,5.中层流道,6.外层流道,7.内层分流孔,8.中层分流孔,9.外层分流孔,10.分流锥,11. 连续的尖齿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本实用新型三层共挤模头的进料分流结构,包括内层芯1、中层芯2和外层芯3,内层芯1、中层芯2和外层芯3组成内层流道4、中层流道5、外层流道6,内层流道4呈圆柱形,中层流道5和外层流道6呈圆管形;中层流道5与中层分流孔8由内层芯1连通,外层流道6与外层分流孔9由中层芯2连通。内层流道4与内层分流孔7由分流锥10连通,内层分流孔7的孔口、中层分流孔8的孔口和外层分流孔9的孔口对着分流锥10、内层芯1和中层芯2上设置有连续的尖齿状结构11。
所述连续的尖齿状结构11下部设有圆弧14,所述圆弧14与各分流孔吻合对应。
所述分流锥10的连续的尖齿状结构11前端还设有锥体,所述锥体角度为60°。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内层分流孔7为分流孔,中层分流孔8和外层分流孔9都为分流孔,各层分流孔将融体分流至各层螺旋流道,经各自流道至三层汇合挤出。
内层流道4内料流在分流至分流孔时,分流锥10起分流作用。分流锥10前端的60°锥将内层流道4内的料流由中心分流至四个连续的尖齿状结构11,再由连续的尖齿状结构11将融体导向分流至对应分流孔。分流锥10沿外圆展开图中,阴影部分就是连续的尖齿状结构11,在加工制造时,先车削加工分流锥外形,按附图1装配至内层螺旋体13上,用定位销定位,与内层螺旋体13配合好,再加工内层螺旋体13上分流孔,形成连续的尖齿状结构11上的4个圆弧14,取出分流锥10,再铣削加工连续的尖齿状结构11。
中层流道5和外层流道6内的料流在分流至对应流道孔时,在内层芯1、中层芯2上分别采用了连续的尖齿状结构11。制造过程与分流锥10上连续的尖齿状结构11的加工一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中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中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670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尺寸蜂窝二次拉伸工装
- 下一篇:模具转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