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均匀进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58601.6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8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华元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52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均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应釜均匀进液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是一种承载物理或者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随之反应过程中的压力要求对容器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加工、检测并试运行。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特点,反应釜的结构样式不同,属于非标的容器设备。
在反应釜内的化工原料反应时,为了保证化工原料的快速安全的反应,通常要把反应釜中原料混合均匀。现如今反应釜中常采用的混合方式是搅拌,搅拌的方式通常分为搅拌叶绕中心轴式搅拌和自旋转式搅拌,这两种搅拌的过程都较为剧烈,而且这两种搅拌都是先把反应液都倒进反应釜中,再进行搅拌,对于一些较剧烈的反应,其危险性大增;并且这两种搅拌的效果并不好,尤其对于一些较为粘稠的液体,常常无法搅拌均匀,造成反应不完全,为化工生产造成巨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对于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反应釜内均匀进液,同时可以方便自主的调节进液的速度的反应釜均匀进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反应釜均匀进液装置包括料斗、进液管路、进液调节阀、进液均匀分散装置,所述料斗底部高于反应釜内正常工作液面,所述进液管路一端连接料斗下部,另一端与进液均匀分散装置连接,其上装有控制阀,所述进液均匀分散装置包括分散主体和连接头,所述分散主体为内部相通的中心对称管道体系,同轴安装于反应釜内工作液面以下,其上均布有多个联通分散主体内部与反应釜内部空间的小孔,所述连接头穿过反应釜,一端连接进液管路,一端连接分散主体管道体系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主体为多层相同的圆环管同轴上下放置,各层圆环管之间,相对圆环管路轴心对称的连通管连接,最上层圆环管路与连接头在反应釜内部一端联通,所述圆环管上均布有多个联通分散主体内部与反应釜内部空间的小孔。
作为优选,所述分散主体为单层圆环管,下部均布联通有多个下端封闭的分散管,所述单层圆环管与连接头在反应釜内部一端联通,所述分散管上均布有多个联通分散主体内部与反应釜内部空间的小孔。
作为优选,所述反应釜均匀进液装置主体材料选用镍基合金。
作为优选,所述料斗上铰接有料斗盖。
作为优选,所述料斗盖为密封型料斗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反应釜均匀进液装置可以均匀的将一种液体混合在另一种液体中,可以方便的控制混入液体的流速使混合过程更加的柔和均匀和全面,防止混合时反应过于暴烈,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反应釜均匀进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液均匀分散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液均匀分散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料斗与料斗盖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2、进液管路;3、进液调节阀;4、进液均匀分散装置;41、41a、41b、分散主体;42、42a、42b、连接头;411、412、413、圆环管;415、单层圆环管;416、417、418、分散管;5、料斗盖;9、反应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反应釜均匀进液装置包括:料斗1、进液管路2、进液调节阀3、进液均匀分散装置4,所述料斗1底部高于反应釜9内正常工作液面,所述进液管路一端连接料斗1下部,另一端与进液均匀分散装置4连接,其上装有控制阀3,这种控制阀3通常采用止回阀,以防止进料液体的倒流,所述进液均匀分散装置4包括分散主体41和连接头42,所述分散主体41为内部相通的中心对称管道体系,同轴安装于圆柱型反应釜9内工作液面以下,其上均布有多个联通分散主体41内部与反应釜内9部空间的小孔,所述连接头42穿过反应釜9,一端联通进液管路2,一端联通分散主体41管道体系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华元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华元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58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