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脚踏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6040.8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6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耀强 |
主分类号: | B60K23/02 | 分类号: | B60K23/02;B60K26/02;B60T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广东省中山市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脚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操控用的脚踏板,以及其他脚踏控制器,属于汽车脚踏板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脚踏板,特别是吊挂式的刹车脚踏板和离合器脚踏板,大部份脚踏板与工作杆的连接都是采用直接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就是脚踏板与工作杆之间的角度是不能变化的。所以在工作时,随着脚踏板位置的变化,脚踏板与操作者的脚底的角度也在不断变化,操作者的脚底如果不调整角度,与脚踏板间的接触面积就会减少,而且会产生滑动,极易导致操作失误。如果想保持脚踏板与脚底的接触面的稳定,就必须随着脚踏板的角度变化,操作者通过调整脚底的角度,才能做到。所以,在脚踏板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脚踏板与脚底的接触面稳定,这就需要操作者具有良好的感受变化的能力、判断反应的能力和肢体配合的能力。
CN101100166A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离合踏板,该发明结构复杂,是通过踏板臂端部的一个半圆形的凸台和两个台阶面来实现限位的作用,其中,凸台位于两个台阶面之间,踏板面下部设有导向槽,踩下踏板时,踏板臂的凸台与导向槽配合,使得踏板面可以绕着踏板旋转轴做相对转动,但其旋转的上下限分别由踏板壁端部的两个台阶面来限定。
在JP昭58-51323A中公开了一种踏板,踏板的位置能够通过把开口销插在不同的位置实现上下移动,但踏板不能围绕开口销转动。
在CN200939832Y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脚踏板,用销轴5穿过支耳4、弹簧2和连杆1,弹簧2位于连杆1两侧及两支耳4之间,脚踏板能够围绕着销轴5做一定幅度的旋转,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弹簧2来缓冲旋转的速度,并且通过连杆1的末端来抵住脚踏板,使脚踏板不会向下翻转。但不能使脚底与脚踏板的接触面保持稳定。
在JP特开2001-219758A中公开了一种踏板板,是通过U型座把连杆和脚踏板固定在一起,U型座通过U型底部直接固定在脚踏板脚面上,即U型座的U型底部与脚踏板底面平行,U型座是用于固定连杆,实际作用相当于两个接耳,并不能使脚底与脚踏板的接触面保持稳定。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型的脚踏板,能够根据脚踏板工作行程的变化,自动调整脚踏板与工作杆之间的角度,使脚底与脚踏板之间的接触面保持稳定,降低对操作者经验和能力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脚踏板,能够根据脚踏板工作行程的变化,自动调整脚踏板与工作杆之间的角度,使脚底与脚踏板之间的接触面保持稳定,降低对操作者经验和能力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脚踏板,由工作杆1、脚踏板2、U型座3、固定轴4、垫圈5、开口销6组成,工作杆1与脚踏板2通过U型座3连接,所述的工作杆1的末端安置在U型座3的开口内,由固定轴4穿过U型座3上的安装孔和工作杆1上的安装孔,再装上垫圈5,最后通过开口销6固定;所述的U型座3由一块水平的底板和两块与底板垂直的竖板组成,所述的两块竖板分别位于底板的两个对应边,将U型座底板对应的开口朝向上方,按U型座3的竖板及底板与脚踏板2的背面垂直的方式将U型端面固定在脚踏板的背面。
脚踏板2及U型座3以固定轴4为轴心围绕工作杆1转动,踩下脚踏板时,脚踏板及U型座3的活动上限为脚踏板的上部抵住工作杆;松开脚踏板时,脚踏板的活动下限为U型座的U型底板抵住工作杆。
当操作者踩下脚踏板2,工作杆1向前移动,脚踏板2以固定轴4为轴心围绕工作杆转动,自动调整脚踏板2与工作杆1之间的角度,使脚底与脚踏板2之间的接触面保持稳定,不产生滑动。
所述的工作杆1的末端为半圆形,并在圆心位置设有一安装孔。
所述的U型座3固定在脚踏板2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脚踏板背面安装底板与脚踏板背面垂直的U型座,工作杆通过U型座与脚踏板连接,能够根据工作状态,自动调整脚踏板与工作杆之间的角度,保持脚底与脚踏板之间接触面的稳定,降低对操作者经验和能力的要求。
2、防止滑动,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装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传统脚踏板的一实施例演示;
图5是本发明的汽车脚踏板的实施例演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脚踏板,由工作杆1、脚踏板2、U型座3、固定轴4、垫圈5、开口销6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耀强,未经李耀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60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系捆羽毛球羽毛的线材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新型健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