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二恶英排放的垃圾干馏热解气化设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2301.9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严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大春 |
主分类号: | C10B57/08 | 分类号: | C10B57/08;C10B57/10;C10B53/00;C10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恶英 排放 垃圾 干馏 解气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环保领域的城市生活垃圾自动化综合分选分类系统,和垃圾干馏热解气化,具体涉及一种无二恶英排放的垃圾干馏热解气化设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的混合型生活垃圾处理还没有一种很好的解决办法。目前国内各地方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普遍采用的有三种方法:一是卫生填埋方法;二是焚烧及焚烧发电方法;三是堆肥发酵产生沼气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
一、卫生填埋法;目前采用最多的垃圾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看似简单,但危害很大。其缺点是:
(1)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土地占用时间长(100年内无法再利用)。
(2)填埋场四周产生的臭气、毒气、孳生了细菌、病毒、蚊子苍蝇的疾病传播源,还有制癌物,严重危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
(3)填埋后的垃圾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其潜在危害性是在不断增加。
(4)垃圾填埋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5)每天有大量的污水外溢要化人力物力去处理、要长期维护处理20年,每年要支付多少渗漏污水处理费用?对未来的环境影响难以估量。
填埋的垃圾处理方法是一种无奈的处理方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了垃圾填埋处理问题的严重性,特别南方雨水多的地区,填埋场的生活垃圾泡在雨水中有大量的污水外流, 江湖水多染上了灰色水,目前许多地方都在寻找积极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
二、垃圾焚烧及焚烧发电方法。这种方法表面看似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快速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但是调研一下我国已建成并投产的焚烧或焚烧发电垃圾处理厂,就会发现这种处理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处理方法;
(1)首先看其减量化,表面看似乎垃圾焚烧减量了50%~60%,但是实际上剩下的40%~50%的炉渣还是需要再处理,还是要再去填埋又占用大量土地,重金属的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2)再看资源化,直接焚烧就不用讲了,因为这种方法根本就没有实现资源化,更没有实现产业化,反而是严重浪费了可回收的资源。
(3)垃圾焚烧发电的方法,这种技术来源于国外,技术成熟,但是引进我国后,许多地方投产后因运营费用昂贵,政府财政无力承担,最后又不得不去填埋。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垃圾成分复杂、热值低、水分大,至使垃圾焚烧炉无法正常工作。那么要想正常工作,就必须加煤或喷油,这样就增加了运行费用,使投入远远大于产出,亏本运行。
(4)垃圾在焚烧过程中,释放出的臭气、毒气、二恶英、电池中的汞蒸汽的,严重二次污染大气,而且无法处理此类有毒气体,运行费用又十分昂贵,根本不符合我国国情。所以,从长远看,这种方法也不符合国家的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政策方向。
三、堆肥发酵方法,该方法具有投资少,易操作,但存在着缺点:
(1)有机物堆放腐烂时间长,一般需三周至一个月,堆积污染严重,苍蝇、蚊子孳生,严重污染周边环境,给当地卫生防疫带来极大隐患。
(2)有机物降解不彻底,处理不充分,残留物仍会造成垃圾污染。
(3)有机物堆肥产品杂质多,而且对重金属的有害物质不能有效分离,长期使用堆肥产品,会造成土壤表面沉积,破坏土壤、危害农作物。
(4)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以利用,但大多数氮营养被自然释放,磷、钾的化合物被自然降解,所以致使肥料质量低下,广大农民不愿问津,市场前景渺茫。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基本处于低下水平,很难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更谈不上产业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无二恶英排放的垃圾干馏热解气化设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混合型生活垃圾自动化综合分选设备系统、分类、干燥、储存、进料装料装置、干馏热解气化炉、废气净化装置和除灰渣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是采用一种无二恶英排放的垃圾干馏热解气化设备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混合型生活垃圾自动化综合分选设备系统、进料装料装置、干馏热解气化炉、废气回收装置、除灰渣装置、废水集中处理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大春,未经严大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2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缆上的特别是标准化连接器的至少一种的包壳组件
- 下一篇: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