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三相紊流筒脱硫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1366.1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刚;谭国雄;温超强;周景堂;胡满深;刘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刚;谭国雄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三相 紊流 脱硫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的三相紊流筒脱硫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本申请人另一份中国专利ZL200720052952.3(公开日为2008年6月4日)中曾描述一种三相紊流筒脱硫除尘装置,它包括浆液池、烟气扩散段、烟气湿化段、下承板、上承板、缓冲段、气液分离组件、排气段,它采用烟气湿化段上方有一至多层三相紊流筒组,每层三相紊流筒组由1至多个三相紊流单元筒组成,每个三相紊流单元筒上端面有浆液淋管,其筒内有1至多个螺旋轮;螺旋轮的轮片外边为螺旋线,轮片外边按螺旋角45~65度固接在筒壁上。这种三相紊流筒脱硫除尘装置的缺点是防腐蚀层易剥落(一般为一年左右),剥落点难发现,有剥落必须马上维修否则腐蚀加深易出安全事故;且维修困难,不安全,维修次数频繁,维修费用大,安全性差。同时采用的侧进式搅拌器故障率高,难维修,搅拌均匀性差,影响脱硫稳定性和效率;浆液池在壳体内,冬天停运时浆液池结冰难处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安全性好,脱硫稳定性和效率更好,维修量和费用很少,经济和社会效益很大的改进的三相紊流筒脱硫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三相紊流筒脱硫除尘装置包括浆液池、烟气扩散段、烟气湿化段、下承板、上承板、三相紊流筒组、缓冲段、气液分离组件、排气段,浆液池设置在壳体外,浆液池上方有立式搅拌机。烟气入口下方有斜板。下承板、上承板、螺旋轮、三相紊流筒组、液淋管、壳体、斜板由玻璃钢材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经实验证实有益效果是:
1、完全解决腐蚀难题;
2、脱硫率高且稳定,在95%以上;
3、安全性好;
4、壳体内外免维修;
5、故障率低;
6、维修量和维修费用很少;
7、成本不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很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螺旋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图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浆液池1、烟气扩散段3、烟气湿化段4、下承板5、上承板8、三相紊流筒组7、缓冲段9、气液分离组件10和排气段11,该烟气湿化段4上方有1层三相紊流筒组7,三相紊流筒组7由1至多个三相紊流单元筒组成。该三相紊流单元筒由上、下支承板8、5固接在壳体15中部上,其上端有浆液淋管12,其筒内设置1至多个螺旋轮6,其筒高度为0.5~5米,其由玻璃钢制造。该螺旋轮6由筒壁17、芯柱18、轮片16组成,轮片16为6~70片,其外边为螺旋线,其按螺旋角45~65度固接在筒壁17上,其外弧边与筒壁的固接线为一段螺旋线,其内弧边与芯柱18固接,其面为螺旋面,阻力很小。螺旋轮6的芯柱18外径与该单元筒外径比为1∶5~12;俯视螺旋轮6,其轮片之间重叠部分为0%~90%。该气液分离组件10为S形板组用聚丙烯材料制造。筒状壳体15由玻璃钢制成,其下部有进气口2和斜板22,其顶部有出气口14。壳体15外的循环泵进口端可与浆液出口13相连,其出口端与浆液淋管12相连。螺旋角是螺旋线和螺旋轴垂直平面的夹角。浆液池1设置在壳体15外下方,浆液池1上方有隔板隔开的安装段20,其中央处有立式搅拌器23,若冬天浆液池结冰,可进入安装段20处理,继续使用。玻璃钢斜板22低端出口通过玻璃钢浆液管21与浆液池1连接。
工作时,烟气由烟气入口2进入扩散段3、湿化段4,经过三相紊流筒组7落下的循环浆液湿化后进入三相紊流筒组7内,经螺旋轮6旋转加速、集能,按预先设定的螺旋角加速,形成具有相当能量的螺旋气流上升至三相紊流筒组7中、上部托住并切碎自浆液淋管12淋下的循环浆液,使三相紊流单元筒中、上部形成强劲的三相紊流,产生大量的细微气泡和被切成极小颗粒的浆液滴,进行气、液、固间强传质,烟气中的SO2和尘粒被浆液彻底吸收和化学反应而除去。除去SO2和尘粒的烟气上升到S形的气液分离组件10脱水,经烟气排放段11、出气口14排出壳体15外,部分浆液带着吸收到的SO2、尘粒下落到浆液池1,成为循环的浆液,下落时经过湿化段4湿化进入的烟气。如果浆液内含固态物或硫酸盐过多时可由循环泵抽出经电磁阀排出,脱水、干燥为脱硫副产品。脱硫剂为石灰水或石灰石浆液或其他碱性水溶液。补充的水或脱硫剂可通过补液管19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刚;谭国雄,未经陈志刚;谭国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1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磁力传动技术的孔底动力钻具
- 下一篇:开口桶表面抛丸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