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风分离式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41300.2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2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邓永峰;黄冬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拓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6 | 分类号: | B01D45/16;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风 分离 过滤器 | ||
1.一种旋风分离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12)和外套筒(12)筒口处设置的端盖(15),所述外套筒(12)内部设置有排气管道(13),所述排气管道(13)与外套筒(12)之间设置有内套筒(11),所述内、外套筒(11、12)的筒口处分别设有向套筒本体外侧沿伸的第一翻边(111)和第二翻边(121),所述第一翻边(111)与第二翻边(121)、端盖(15)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且通过连接件相互固接,所述排气管道(13)的一端穿过外套筒(12)的底部延伸至外套筒(12)的外侧,所述排气管道(13)的另一端位于外套筒(12)的内部,所述内套筒(11)的底部与位于外套筒(12)内部的排气管道(13)的管身相固接,所述外套筒(12)的上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道(14),所述内套筒(11)的内、外侧壁、外套筒(12)内侧壁、排气管道(13)外管壁、端盖(15)围合成的气流通道分别与进、排气管道(14、13)的管腔相连通,所述气流通道上设有对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通道包括外套筒(12)内壁与内套筒(11)外壁之间夹和成的气流下旋通道和排气管道(13)外壁与内套筒(11)内壁之间构成的气流上行通道,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气流上行通道内设置的过滤组件(16)和外套筒(12)底部填充的雾化油,所述的气流下旋通道通过内套筒(11)筒底设置的通孔与气流上行通道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分离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包括端盖(15)下表面与第一翻边(111)上表面之间设置的第一密封垫(112)和第一翻边(111)下表面与第二翻边(121)上表面之间设置的第二密封垫(113),所述的端盖(15)、第一、二翻边(111、121)、第一、二密封垫(112、113)通过各本体上相对应位置处开设的连接孔和螺栓(17)相固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风分离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11)的筒底为一与排气管道(13)相适配的圆环构成,所述 内套筒(11)的侧壁通过杆件与圆环相固接,圆环、连接杆、内套筒(11)侧壁间构成的通孔供气流通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分离式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组件(16)包括内套筒(11)筒底上部上、下布置的两过滤网(161、162),两过滤网(161、162)之间填充有鲍尔环,所述过滤网(161)的上侧设置有压盖(163),所述外套筒(12)的筒底处设有排污口(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拓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拓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413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菌硅胶海绵球
- 下一篇:压缩空气除水装置和气力输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