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扇角大于180度的线状激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844.0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3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华;宋雁鹏;罗茉莉;郝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华科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0 | 分类号: | H01S3/10;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于 180 线状 激光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标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状激光器,尤其是一种产生激光线的扇角大于180度的线状激光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激光标线技术的线状激光器,一般是通过设置在出瞳孔处的柱面透镜产生线状激光线,需要依赖具有较高折射率的材料制成的柱面透镜,成本较高,不能产生扇角大于或等于180的线状激光线,且产生的激光线的能量分布不均,中间高两边弱,致使激光线边缘模糊,不易查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扇角大于180度的线状激光器,在实现扇角大于180度的激光线的同时,提高激光线的质量,使其能量分布均匀,还要降低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扇角大于180度的线状激光器,包括提供激光源的激光模组和设置在该激光模组的出瞳孔处的用以产生激光线的线性部件,其特殊之处在于,该线性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出瞳孔处的用以反射所述激光模组的出射激光的反光镜、设置在该反光镜的反射光路上的锥面透镜及部分与所述激光模组联接的支撑壳体。
上述反光镜与所述出射激光的夹角是45°,所述锥面透镜的顶部朝向所述反光镜设置接收该反光镜的反射激光。
上述锥面透镜的轴线朝向所述出瞳孔偏离,距离所述反射激光的中心0.75~1.00mm。
上述支撑壳体包括支撑所述反光镜的反光镜支撑和设置在该反光镜支撑下方的用于支撑所述锥面透镜的锥面透镜支撑,在所述反光镜支撑和锥面透镜支撑之间设置有透光槽。
上述透光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锥面透镜的高度的三分之二,其槽底与该锥面透镜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上述支撑壳体通过所述锥面透镜支撑的后延部与所述激光模组联接,该后延部自该锥面透镜支撑的后端面延伸至该支撑壳体的后端面外以在该支撑壳体和激光模组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反光镜支撑包括左支撑和右支撑,该左支撑和右支撑的前端面上均设置有一用以将所述反光镜支撑拉近所述激光模组的调近螺钉和用以将该反光镜支撑拉远所述激光模组的调远螺钉,且该调近螺钉设置在该调远螺钉的下方;所述左支撑和右支撑均通过所述透光槽的槽底与所述锥面透镜支撑联接,且该左支撑和右支撑的后端面与该锥面透镜支撑的后端面在同一面上。
上述左支撑和右支撑的前端面为斜面,该斜面自内向外、向后延伸;所述锥面透镜支撑的前端面位于该斜面的垂直投影上的部分与该斜面在同一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锥面透镜和透光槽的设置产生扇角大于180度且能量分布均匀的线状激光线,提高了激光线的质量,而且锥面透镜不需要太高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更为重要的是为激光投线仪中的水平激光器产生的水平激光线与其两侧的垂直激光器产生的垂直激光线相交奠定了技术基础,降低了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壳体的前端面为斜面,为安装调整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状激光器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2是图1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视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激光模组;2、反光镜;3、锥面透镜;4、支撑壳体;5、左支撑;6、右支撑;7、锥面透镜支撑;8、透光槽;9、透光槽底;10、锥面透镜支撑的后延部;11、间隙;12、13,调近螺钉;14、15,调远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线状激光模组(激光器)使用柱面透镜产生线状激光线,能量分布不均,依赖具有较高折射率的材料制成的柱面透镜,成本较高,且其产生的线状激光线的张角不会大于180度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能够提供张角大于180度的激光线的线状激光器,包括提供激光源的激光模组1和设置在该激光模组1的出瞳孔处的用以产生激光线的线性部件,该线性部件包括设置在出瞳孔处的用以反射激光模组1的出射激光的反光镜2、设置在该反光镜2的反射光路上的锥面透镜3(见图2)及部分与激光模组1联接的支撑壳体4。
该支撑壳体4包括支撑反光镜2的反光镜支撑(左支撑5和右支撑6)和设置在该反光镜支撑下方的用于支撑锥面透镜3的锥面透镜支撑7,在反光镜支撑和锥面透镜支撑7之间设置有透光槽8。该透光槽8的宽度不小于锥面透镜3的高度的三分之二(确保透光槽不遮挡锥面透镜3),其槽底9与该锥面透镜3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华科光电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华科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水蓄能机组磁极线圈弹簧挡板结构
- 下一篇:增压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