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式膜组件封端浇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20708.1 | 申请日: | 2012-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文剑平;郭丽颖;陈亦力;薛涛;彭文娟;何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4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式膜 组件 浇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式膜组件封端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超滤膜是水处理的过滤材料,膜的形态大多为中空纤维。中空纤维膜组件为圆柱状,一头需用胶封端,以使膜丝与壳体成为一个整体,确保密封性和牢固性。浇注用的胶通常为环氧树脂胶。
在中空纤维膜的浇注领域,传统的是采用静态浇注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待浇注的膜组件通过膜组件固定装置固定,并将封胶水倒入浇注套,通过管路将胶水注入浇注套,依靠单点的流入来实现整个断面的封端。
在中空纤维膜的浇注领域,传统的是采用静态浇注的方法。静态浇注方法存在诸多缺点:一、密封胶不能保证均匀填充膜组件;二、填充时间长,生产效率低;三、爬胶高度大;四、胶浪费严重;请参阅图1,为现有一点进胶方式的柱式膜组件的侧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胶水在从一侧对膜丝进胶时必然导致注入侧的胶水高度高于相反侧,使得膜丝各个位置的胶水高度不均。因此目前的静态浇注方式难以将胶水完整地填入膜组件的膜丝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注胶方法无法实现均匀填充及填充时间长的缺陷,提供一种柱式膜组件封端浇注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柱式膜组件封端浇注装置,包括一浇注端盖,浇注端盖上设有膜组件固定装置;浇注端盖包括盖体和盖底,盖体内有容纳膜组件端部的腔体,盖底侧部有进胶口通过进胶通道与腔体连通。
所述的进胶口为四个,均布在盖底的周侧部。
所述的进胶口上设有进胶铜嘴。
所述的进胶铜嘴通过透明浇注管与漏斗连接。
所述的漏斗固定放置在环绕浇注端盖的浇注架上。
所述的盖体内壁还设有一容纳膜管的凹槽,所述的柱式膜组件集束安装在膜管内。
所述的盖底中央还设有电机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四点振动注胶的方式,对柱式膜组件进行封端浇注,解决了在常规静态浇注下胶水流淌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了完整填充,确保浇注质量稳定,并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柱式膜组件封端浇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柱式膜组件封端浇注装置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浇注端盖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柱式膜组件封端浇注示意图;图3为图2中浇注端盖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参照附图2、3、4,本实用新型柱式膜组件封端浇注装置具体结构为,包括一浇注端盖1,浇注端盖1上设有膜组件固定装置2;浇注端盖1包括盖体10和盖底11,盖体10内有容纳膜组件端部的腔体101,盖底11周侧部均布有四个进胶口12通过进胶通道13与腔体101连通,进胶口12上设有进胶铜嘴(图中未示出),进胶铜嘴分别通过透明浇注管3与漏斗4连接,漏斗4固定放置在环绕浇注端盖1的浇注架5上;盖体10的内壁还设有一容纳膜管6的凹槽102,柱式膜组件集束安装在膜管6内;盖底11中央还设有用于安装电机7的电机安装孔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a)将待浇注的膜组件固定在膜组件固定装置2上;
b)将膜组件固定装置2安装在浇注端盖1上,将Φ10mm透明浇注管3的一端连接在浇注端盖1上的进胶口12,另一端连接在放置在浇注架5上的漏斗4出口上,调整浇注架5的高度使其高于浇注端盖1的上端面;其中,浇注端盖1上均布设有四个进胶口12,分别通过透明浇注管3与四个漏斗4连接,形成四点进胶;
c)把配好的环氧树酯胶贴壁均匀灌入漏斗4中,浇注5-20分钟后,开启震动电机7震动1-2小时,震动电机7的震动频率为15-24Hz震动电机与浇注端盖底部直接连接;
d)停止震动电机,浇注1小时后将浇注架5提升提高15mm;之后每间隔30分钟提高15mm,共提两次;
e)取下膜组件,静置固化。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20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玩具上的旋转式卡接结构
- 下一篇:遥控装置和遥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