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动机主轴承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6003.0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0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史程中;由毅;沈源;袁爽;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5/02 | 分类号: | F16C3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动 机主 轴承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发动机主轴承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普遍使用的主轴承定位方式为定位唇定位。采用此种定位方式在主轴承上加工的定位唇要求比较高,相对应的主轴承盖及缸体轴承座上也要加工定位槽,工艺复杂繁琐。同时,由于主轴承上与主轴承下装配外形一样,装配时经常出现主轴承上下装错的问题,从而影响发动机性能,甚至导致发动机损坏。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2297038U,授权公告日2011年12月28日,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主轴承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上座体的底部中央设有半圆形第一轴承孔,上座体在第一轴承孔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螺栓孔;所述下座体的顶部中央设有半圆形第二轴承孔,下座体在第二轴承孔的两侧设置有安装螺栓孔,上座体和下座体通过螺栓连接。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主轴承定位方式采用为定位唇定位,需要在主轴承上与主轴承下上加工定位唇,在缸体轴承座及主轴承盖上加工定位槽,工艺复杂繁琐,且由于主轴承上与主轴承下装配外形一样,装配时经常出现主轴承上下装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主轴承定位工艺复杂繁琐且主轴承上下外形一样易装错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主轴承定位工艺简单且主轴承上下外形不一样的新型发动机主轴承定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于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发动机主轴承定位装置,包括主轴承盖螺栓、主轴承盖、主轴承下件、主轴承上件和主轴承座,所述的主轴承上件设有定位唇,所述的主轴承座设有与定位唇相对应的定位唇槽,所述的主轴承盖与主轴承座上件均设有螺栓孔,所述的主轴承盖与主轴承座通过主轴承盖螺栓连接,所述的主轴承下件置于主轴承盖上,所述的主轴承上件置于主轴承座上。
所述的主轴承上件设有定位唇,所述的主轴承座设有与定位唇相对应的定位唇槽,而主轴承下件无定位唇,同时主轴承盖上也就没有定位唇槽,主轴承上下外形不一样,这样设计既便于主轴承上件与主轴承下件的辨别,又能够起到定位主轴承上件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确定了主轴承下件的位置。所述的主轴承盖与主轴承座上件均设有螺栓孔,所述的主轴承盖与主轴承座通过主轴承盖螺栓连接,这样设计可以有效的加强发动机主轴承的强度。所述的主轴承下件置于主轴承盖上,所述的主轴承上件置于主轴承座上,通过是否设有定位唇来判断主轴承上件与主轴承下件的位置关系,主轴承定位工艺简单,避免因为主轴承上件与主轴承下件安装位置错误而导致影响发动机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唇置于主轴承上件的至少一端上,所述定位唇槽置于与定位唇位置相对应的主轴承座上,这样设计简化了主轴承上定位唇的制作,同时又使得主轴承的定位工艺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唇置于主轴承上件的一端上,这样设计可以简化主轴承上件的制作工艺,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作为方案一的优选,所述主轴承上件的至少一端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主轴承下件上设有与定位凹槽相对应的定位凸唇,省去了主轴承下件上的定位唇,简化了轴瓦的加工,同时省去了主轴承盖上定位槽的加工,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了生产成本,区分了主轴承上件与主轴承下件外形的不一样,加强了主轴承上件与主轴承下件之间的定位,使得主轴承的定位工艺简单化。
作为方案一的优选,所述主轴承上件的一端上设有定位凹槽,这样设计可以简化主轴承上件的制作工艺,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作为方案一的优选,所述的定位凹槽与定位唇分别位于主轴承上件的两端,这样设计方便主轴承上件的制作加工,主轴承上件的强度比定位凹槽与定位唇位于主轴承上件同一端的强度要大。
作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主轴承上件的至少一端上设有定位凸唇,所述主轴承下件上设有与定位凸唇相对应的定位凹槽,省去了主轴承下件上的定位唇,简化了轴瓦的加工,同时省去了主轴承盖上定位槽的加工,简化了生产工艺,节省了生产成本,区分了主轴承上件与主轴承下件外形的不一样,加强了主轴承上件与主轴承下件之间的定位,使得主轴承的定位工艺简单化。
作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主轴承上件的一端上设有定位凸唇,这样设计可以简化主轴承上件的制作工艺,同时节约生产成本。
作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的定位凸唇与定位唇分别位于主轴承上件的两端,这样设计方便主轴承上件的制作加工,主轴承上件的强度比定位凸唇与定位唇位于主轴承上件同一端的强度要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6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