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晶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2801.5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1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良;沈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3145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太阳能电池 生产 产生 氢氧化钠 废水 再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晶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较高浓度氢氧化钠废水,当前一般工艺是将其用于中和HF、盐酸废水,富于碱性废水流入污水处理站净化处理。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多晶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再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现有的多晶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再利用装置包括氢氧化钠废水池5,氢氧化钠废水池3经由第一水泵2连接HF废水池1。氢氧化钠废水池3经由第二水泵4连接HF废水池1,中和后,进入污水净化站处理。如图2所示,为现有的酸雾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酸雾净化装置包括NaOH加药箱7,通过向NaOH加药箱7加入氢氧化钠与自来水,配成NaOH溶液,作为吸收液。由水泵打入酸雾净化塔6,净化后气体由废气排放口9排出,吸收液定期排入污水净化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多晶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NaOH废水,用于酸雾净化塔废气吸收,以减少药剂与自来水用量,减轻污水处理压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晶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氧化钠废水池,氢氧化钠废水池通过管路连接酸雾净化塔。
优选地,所述的氢氧化钠废水池经由第一水泵连接HF废水池。
优选地,所述的氢氧化钠废水池经由第二水泵连接聚乙烯耐腐蚀管道,聚乙烯耐腐蚀管道连接盐酸废水池、酸雾净化塔和NaOH加药箱,酸雾净化塔连接废气排放口。
更优选地,所述的聚乙烯耐腐蚀管道与盐酸废水池、酸雾净化塔和NaOH加药箱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
本实用新型改造现有污水管路,将NaOH废水由氢氧化钠废水池通过聚乙烯耐腐蚀管道,进入酸雾净化塔,以及NaOH加药箱,无需另加自然水及NaOH药剂。加满后可关闭阀门,再经聚乙烯耐腐蚀管道流向下一个酸雾净化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节省了氢氧化钠药剂,大大节约了自来水用量及污水处理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多晶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再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酸雾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晶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再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多晶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再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多晶太阳能电池生产中产生的氢氧化钠废水再利用装置,包括氢氧化钠废水池3,氢氧化钠废水池3经由第一水泵2连接HF废水池1。氢氧化钠废水池3经由第二水泵4连接聚乙烯耐腐蚀管道8,聚乙烯耐腐蚀管道8上设有二通接头13和三通接头14。聚乙烯耐腐蚀管道8经由三通接头14连接盐酸废水池5、酸雾净化塔6和NaOH加药箱7,酸雾净化塔6连接废气排放口9。所述的聚乙烯耐腐蚀管道8与盐酸废水池5、酸雾净化塔6和NaOH加药箱7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10、第二阀门11和第三阀门12。
使用时,关闭第一阀门10,打开第二水泵4,NaOH废水由氢氧化钠废水池3通过聚乙烯耐腐蚀管道8,进入酸雾净化塔6以及NaOH加药箱7,无需另加自然水及NaOH药剂。加满后可关闭第二阀门11和第三阀门12,再经聚乙烯耐腐蚀管道8流向下一个酸雾净化塔。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百力达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2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