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量送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1954.8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4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G15/09 | 分类号: | G03G1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硒鼓再生领域,特别是涉及到硒鼓综合打印测试重要生产环节中的一种硒鼓粉仓磁辊自动定量送粉装置。
背景技术
硒鼓综合打印测试是激光打印机用硒鼓再生行业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如何快速定量的装填测试粉进行后续打印测试,则是保证该环节效率的关键问题。通常是在已分别装配完毕的粉仓和废粉仓合仓之前,将少量碳粉,涂在磁辊上,随后将涂有测试粉的粉仓与废粉仓装配完毕后,上机测试打印,通过打印出的测试稿效果来判定该硒鼓的整体质量水平,如果硒鼓合格,则再通过继续打印的方式,将磁辊上剩余的测试粉消耗清除。
硒鼓再生企业通常采用人工方式涂测试粉,操作人员左手持粉仓,使磁辊面朝上,右手持灌粉瓶,将适量碳粉涂洒在磁辊上,然后用手摩擦驱动磁辊齿轮,使磁辊上的碳粉均匀分散。涂粉效率完全依赖于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程度,因此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手工涂洒测试粉,涂量不容易控制,涂量过多将造成后续测试余粉的浪费,以及后期清除余粉时打印纸张的浪费,涂量过少则无法打印完整测试版,难以判定硒鼓品质的好坏;其次,送粉后,需手工驱动磁辊齿轮,以使测试粉均匀分布于磁辊上,长时间操作导致操作工手部疲劳;第三,手持灌粉瓶涂粉时,很难控制瓶嘴与磁辊表层的距离,距离较远存在逸粉现象,污染环境,伤害操作者身体健康,距离较近,又很容易触伤磁辊,影响打印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定量送粉装置,主要由气缸推出单元,储粉单元,定量送粉单元,磁辊齿轮驱动单元四部分组成。气缸推出单元及定量送粉单元安置在固定台上,二者通过气缸顶板上的螺纹导柱相连;储粉单元通过粉斗固定支架固定在定量送粉单元中的上滑板上,齿轮驱动单元通过感光鼓驱动齿轮与硒鼓磁辊齿轮相互咬合。
气缸推出单元,主要包括气缸、顶板、螺纹导柱及导向座四部分,顶板与气缸活塞杆直接固连;螺纹导柱与顶板接触的一端固连,另一端通过导向座,并且带有螺纹,与定量送粉单元以螺纹形式连接,由气缸推出单元完成定量送粉单元的往复输送碳粉运动。
定量送粉单元主要包括上滑板和下滑板两部分,上滑板一端的两个螺纹导向孔与螺纹导柱相连,上下表面均为高光洁度面,其上开设定量通孔;下滑板直接固定在固定台上,上表面为高光洁度面,与上滑板下表面紧密接触,下滑板上开设下粉嘴,其尺寸与上滑板上的定量通孔一致,下粉嘴下端呈方喇叭状,可以使碳粉有效的撒落在磁辊表面。上滑板可沿下滑板表面无摩擦往复滑移,将碳粉输送至下滑板上的下粉嘴,完成碳粉定量输送过程。
储粉单元主要包括储粉斗、粉斗固定支架、密封清洁刮刀三部分,粉斗固定支架直接固定在下滑板上,储粉斗外壁焊接在粉斗固定支架上,储粉斗下端口尺寸与上滑板的定量通孔尺寸相一致,储粉斗下端口面与上滑板的上表面无缝隙自然相触,密封清洁刮刀固定安置在储粉斗下端口四周外壁上,采用聚氨酯材料,与上滑板的上表面紧密接触,上滑板载送粉的过程中,密封清洁刮刀既可以更好的起到碳粉输送过程中的密封作用,又可以及时清洁粘连在下滑板 表面上的碳粉,将其刮入定量通孔中,以达到精确定量的目的。
磁辊齿轮驱动单元,主要包括电机、调节螺钉、滑孔、橡皮辊、感光鼓驱动齿轮。调节螺钉一端通过电机支架上的滑孔,另一端通过感光鼓驱动齿轮的轴孔,感光鼓驱动齿轮与磁辊齿轮相匹配,安装方式设计为可拆卸式,感光鼓驱动齿轮通过连接在电机轴上的橡皮辊的挤压摩擦驱动,带动磁辊齿轮旋转,使输送至磁辊上的碳粉均匀分布于磁辊表层。通过调节螺钉可以上下调节感光鼓齿轮的高度,以调整适应不同型号磁辊齿轮,实现驱动部分设计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实现送粉过程全程自动化,送粉快捷,定量精确,且能够使碳粉有效均匀分布,既减少了碳粉资源和后续测试纸张的浪费,又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同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设计示意图。
图2为气缸推出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量送粉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储粉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磁辊齿轮驱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工作台,2、气缸推出单元,3、定量送粉单元,4、磁辊齿轮驱动单元,5、电器箱,6、磁辊,7、磁辊齿轮,8、储粉单元。
图2中,9、气缸,10、螺纹导柱,11、导向座,12、顶板,13、气缸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1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荧光薄膜双面出光平面薄片式LED阵列光源
- 下一篇:双回路循环加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