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盖式滑动轴承抗负压油气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9599.0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6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张亚宾;王稳;周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崇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74 | 分类号: | F16C33/74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盖式 滑动 轴承 抗负压 油气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端盖式滑动轴承抗负压防油气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端盖式滑动轴承是用于支撑电机转子的重要部件。在高转速电机中由于电机冷却风扇的作用,在滑动轴承的靠电机侧形成较大的负压区,导致轴承内部的油及油气在负压作用下穿越浮动封环和气封盖进入电机内部,引起电机故障。目前常用的油气密封方式为采用带苎麻油绳的气封盖进行密封。由于苎麻油绳与轴承径向间隙较大,并且仅有一道减压区,气压平衡结构过于简单,对电机侧的负压抵抗能力较差,一般仅适合用于低转速小负压的电机,在高转速下该密封极易发生油气泄漏,引起电机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端盖式滑动轴承密封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密封性好的端盖式滑动轴承抗负压防油气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气封盖,第一大气平衡管,第二大气平衡管,第一浮动密封环和第二浮动封环,所述的气封盖内圈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在气封盖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的下部设有第一通气孔,气封盖内表面下部设有第二通气孔;
第一浮动密封环安装在气封盖的第一密封槽内,第二浮动封环安装在气封盖的第二密封槽内;第一大气平衡管与气封盖的第一通气孔连接,第二大气平衡管与气封盖的第二通气孔连接。
上述的端盖式滑动轴承抗负压防油气密封装置,气封盖的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相互独立,不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第一浮动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之间形成第一道减压腔,气封盖和轴承座之间形成第二道减压腔,两道独立的负压平衡系统,提高了油气密封的抗负压能力,密封性能可靠;本实用新型的浮动封环采用分半结构,且与气封盖上密封槽和密封处的轴之间的间隙小,安装方便,浮动封环可在气封盖槽内径向浮动,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气封盖3,第一大气平衡管7,第二大气平衡管2,第一浮动密封环4和第二浮动封环5,如图2所示,所述的气封盖3内圈设有第一密封槽33和第二密封槽34,在气封盖3第一密封槽33和第二密封槽34之间的下部设有第一通气孔31,气封盖3内表面的下部设有第二通气孔32。
第一浮动密封环4安装在气封盖3的第一密封槽33内,第二浮动封环5安装在气封盖3的第二密封槽34内;第一浮动密封环4和第一密封槽33的轴向总间隙及第二浮动封环5与第二密封槽34的轴向总间隙均为0.08-0.10mm;第一大气平衡管7与气封盖3的第一通气孔31连接,第二大气平衡管2与气封盖3的第二通气孔32连接,第一通气孔31与第二通气孔32相互独立,不连通。
使用时,第一浮动密封环4和第二浮动封环5套在轴9上,第一浮动密封环4和第二浮动封环5与其密封处的轴9之间的直径间隙均为0.06-0.12mm,气封盖3安装在轴承座1上。第一浮动密封环4和第二浮动封环5之间形成第一道减压腔8,轴承座1和气封盖3之间形成第二道减压腔室6,两个减压腔分别通过在气封盖3上的第一通气孔31、第二通气孔32以及第一大气平衡管7、第二大气平衡管2与大气连通,平衡负压,以达到油气密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崇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崇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9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周期性开口式申字形结构的太赫兹波吸收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磁加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