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8044.4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1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59 | 分类号: | H01R12/59;H01R12/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82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绝缘刺破连接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绝缘刺破连接(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ion, IDC)技术无需对导线进行剥皮或焊接等处理,能够快速简便地实现具有若干导线的线缆与导电端子的连接,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连接器领域。一种典型的绝缘刺破连接技术是将导线垂直压入导电端子的设有狭缝的平坦壁部,狭缝的边缘刺破导线的绝缘外皮后与导线的导电芯线直接抵接以实现两者的电性连接。该狭缝是由一片金属的相对两边缘组成,该金属片具有一定宽度以保证其具有足够强度以承受施加于前述边缘的接触压力。
与本案相关现有技术可参考2004年12月1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 2660718Y号所揭示的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与导电端子一一对应的若干导线及扣持在绝缘本体上的绝缘盖体,每一导电端子包括与绝缘本体相固定的固持部、自固持部向前延伸以与对接连接器配合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向后延伸以与导线电性连接的刺破部,刺破部包括第一、第二壁部及连接第一、第二壁部的连接壁,每一壁部设有一狭缝,第一、第二壁部上下相对设置而使两个狭缝相互对齐。而每一导线包含一根导电芯线及包覆该根导电芯线的绝缘外皮,导电芯线的宽度小于每一狭缝的宽度。由于每一导线仅包含一根导电芯线,韧性较差,导线压接入狭缝过程中或压接入狭缝之后,导电芯线承受狭缝边缘的接触压力后容易被折断,导致导线与导电端子接触不可靠,影响了导线与导电端子之间的电性连接。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线缆与导电端子连接可靠性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槽,所述线缆包括导电芯线及包覆导电芯线的绝缘外皮,所述导电端子设有接触部及刺破部,所述刺破部设有狭缝,线缆收容在狭缝内,狭缝的内侧边缘刺破线缆的绝缘外皮而与导电芯线相接触,所述导电芯线设置为相互靠贴在一起而与同一导电端子配合的至少两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芯线设置为相互靠贴在一起的七根,六根导电芯线依次排列在以一根导电芯线为圆心的一外圆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外皮形成有容纳所述导电芯线的圆形收容通道或椭圆形收容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刺破部包括前后对齐的一对直立壁及连接该对直立壁的一水平部,每一直立壁设有所述狭缝,该对直立壁上的狭缝前后对齐,所述线缆是在上下方向上被压接入狭缝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自一直立壁两侧缘向前垂直弯折延伸的延伸臂,所述接触部设置为用以夹持对接连接器的一对接触部,接触部是自延伸臂的前端向下延伸而成,直立壁或连接部设有与绝缘本体收容槽内侧壁相卡扣的凸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立壁向上延伸超过延伸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部及与对接部前后相对的端接部,所述对接部凹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孔,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延伸入插接孔内,收容槽向后及向上贯穿端接部,端接部后端的顶部设有向下延伸入收容槽内的弹性悬臂,用以导引线缆压接入导电端子狭缝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为软性扁平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性扁平线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向前延伸并且沿左右方向排列的若干分支部及将每相邻两分支部隔开的间隙,分支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超过刺破部,并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分支部与导电端子的数量一一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外皮的外侧表面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圆弧面,圆弧面向外侧凸出,导电芯线位于该对圆弧面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线缆的导电芯线设置为相互靠贴在一起而与同一导电端子配合的至少两根,提高了导电芯线整体的韧性,降低了脆性断裂的可能性,从而保证线缆与导电端子可靠连接,另外,线缆采用软性扁平线,软性扁平线可以实现一次成型制成,制造效率高,扁平线厚度小而且可以较容易实现电气阻抗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80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超宽带VHF/UHF车载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