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压环境中的密封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6864.X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8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20;H01R13/213;H01R13/4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压 环境 中的 密封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高压环境中的密封极板。
背景技术
市场上有一种极板,该极板多在高压环境下工作,其包括壳体和通过绝缘体装配在壳体中的电极,壳体的迎风侧(用于承受压力的一侧)的侧面呈弧形,其背风侧(与迎风侧相对的一侧)为开口式结构并封装有板状的底座,为了保证电极与绝缘体之间的密封,绝缘体上设置的用于与电极配合的孔具有一锥孔段,电极上设有与绝缘体上的锥孔段的形状互补的锥形段,其中锥形段靠近壳体的迎风侧的一端为大径端,这样可利用锥面贴合可实现高、低压侧隔离的原理,从而保证极板的高低压侧之间的密封隔离。上述极板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电极触头(位于电极靠近壳体迎风侧的一端)的面积较大,因此其在后续的加工和使用中受到的冲击和外力作用大,当电极触头各部分的受力不均时,则极有可能会导致电极在绝缘体中发生偏摆,从而引起锥形密封处的密封失效,尤其是因为锥形密封结构为单向固定结构,若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反压作用,则极易导致电极整体从绝缘体中脱出的问题的发生;这显然不能满足工作环境的要求;另外,由于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壳体的底座无法做的很厚,这则限制了底座的强度,在高压环境下工作时,底座在高压力下变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种情况一旦出现,必将导致极板的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环境中的密封极板,以解决现有的极板的底座强度差、易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压环境中的密封极板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压环境中的密封极板,包括绝缘的壳体,壳体的前侧为用于承受压力的迎风侧,壳体的后侧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前侧面上设有加强筋,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加强筋的外形互补的凹槽。
壳体上设有电极安装孔并于电极安装孔中插装有电极,电极具有位于前端的电极触头和连接于电极触头后端的电极体,所述电极触头构成电极体的帽,电极触头的后侧面与壳体的对应部分挡止配合并设有向后延伸的楔子,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楔子对应的楔子安装孔,电极和壳体通过所述楔子和楔子安装孔的插配固定在一起。
所述楔子上设有倒刺结构。
所述楔子有两个以上,各楔子围绕电极体设置。
所述楔子上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排气槽,排气槽的前端位于壳体外部,其后端贯穿楔子的后端,所述排气槽与对应的楔子安装孔的孔壁共同围成排气通道。
所述楔子螺纹装配在电极触头上或与电极触头焊接在一起。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压环境中的极板在其底座上设有所述的加强筋,在其壳体上设有与加强筋对应的凹槽,从而可相互配合在不增大极板尺寸的前提下增加底座的强度,防止其受压变形的问题的出现,解决了现有的极板的底座强度差、易变形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由于所述电极的电极触头构成电极体的帽,就像螺栓或钉子头部的帽一样,从而使得电极触头的后侧面延伸至电极体的外围,进而在电极触头的后侧设至所述的向后延伸的楔子,将电极与壳体通过所述楔子固定在一起,楔子与可与电极体一同构成支撑结构,此种情况下,即使是电极触头的前端各处的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由于多了一道楔子的支撑作用,也可避免电极偏摆的情况的出现;另外,楔子可同时起到连接电极与壳体的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接触件在极板受到反压作用时从壳体中脱出的情况的出现,解决了现有的极板易因为电极触头受压不均而引起电极触头与壳体之间密封失效的问题;楔子上的倒刺结构可进一步防止电极从壳体中脱出;两个以上的楔子一方面可使电极触头的各部与壳体的连接强度均匀,另一方面可形成多脚框架,保证电极不会因为其电极触头受压不均而发生偏摆;排气槽可防止楔子与壳体在结合的过程中于二者之间存留空气,消除二者被压缩的空气弹开的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压环境中的密封极板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楔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压环境中的密封极板的实施例1的壳体的后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68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雪层覆盖下海冰的后向电磁散射系数探测模块
- 下一篇:内填羽毛纤维制品用缝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