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枕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6580.0 | 申请日: | 201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8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敏家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枕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枕头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防止枕头扁塌及更适合人体睡眠姿势的枕头结构。
背景技术
睡眠对于人体健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然而失眠是现代人常会有的症状,如何改善睡眠品质,以避免失眠的情形,必须从营造适合人睡眠环境做起。
一个适合人睡眠的枕头除可改善人失眠的情形外,也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好,然而多数的枕头容易长时间使用后,枕头内的填充物容易变形或位移,以致于发生扁塌的情形,对人的头部的支撑性不佳,进而导致人睡眠品质不好,容易使人有难以入眠或颈部酸痛的症状。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资料库公告第443110 号公开了一种高透气性枕头结构,包括有两相对称的垫体、透气塞、隔空垫等构件,两相对垫体之间夹设隔空垫形成枕头,藉隔空垫及透气塞本身的透气性,使枕头于受力压缩状态时,亦能以隔空垫边处将空气带入或带出并由透气塞释入或释出,以获得垫体表面高透气性的效益。
上述前案虽具有隔空垫于两相对称的垫体,以达到将空气带入或带出,并可由透气塞释入或释出,但枕头长时间使用,也可能因为变形,使枕头扁塌而不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枕头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枕头扁塌,并且具有良好的弹性及支撑性的枕头结构,以改善一般枕头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扁塌变形的状况,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枕头结构,包含有一枕体及填充物,枕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结合部及一第二结合部,所述枕体设有多条缝线,枕体内部形成有多个封闭空间于所述缝线之间,填充物填充于所述各个封闭空间,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固定以形成至少一空隙。
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为一缝纫边,对折所述枕体,缝合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枕体形成有空隙。
所述填充物为棉花、羽绒、蚕丝、泡棉或纤维丝棉其中之一。
所述枕体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各设有一第一半圆部及一第二半圆部,且所述第一半圆部及所述第二半圆部为凹陷对接。
枕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结合部及一第二结合部,所述枕体设有多个缝纫部,枕体内部形成一半封闭空间于所述缝纫部之间,填充物填充于所述枕体的半封闭空间内,所述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结合固定以形成至少一空隙。
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为一缝纫边,对折所述枕体,缝合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枕体形成有空隙。
所述填充物为棉花、羽绒、蚕丝、泡棉或纤维丝棉其中之一。
所述枕体的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各设有一第一半圆部及第二半圆部,所述第一半圆部及所述第二半圆部为对接凹陷。
所述缝纫部为花纹或绣花其中之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枕头结构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枕头结构因枕体对折后有形成相当的空隙,具有良好的弹性及支撑性,且枕体内独立的封闭空间可防止枕体内部的填充物移位,以达到防止长时间使用枕体会有扁塌变形的情形发生。
2.本实用新型枕头结构的枕体可配合人的头形,并具有良好的支撑性,以避免人因枕头未具有良好的支撑性,而导致人有颈部酸痛或落枕等不适症状,提高人的睡眠质量。
3.本实用新型枕头结构是利用对折方式将枕体缝纫成枕头,并藉此对折后枕体形成空隙,而所述空隙可增加枕头的弹性及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 枕体 11 缝线
12 第一结合部 121 第一半圆部
13 第二结合部 131 第二半圆部
14 封闭空间 15 空隙
2 填充物
1A 枕体 11A 缝纫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敏家,未经张敏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6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