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鼻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33206.5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5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峰;陈依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橡王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医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18 | 分类号: | A61F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刘俊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鼻骨结构,尤其是具有侧边宽度较小的人工鼻梁腰部以及具有直径小于所连接的人工鼻头部的人工鼻小柱部。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整形美容手术的进步,各种新式的整形技术不断的被开发出来,并成功应用于美容手术中,尤其是隆鼻整形。由于东方人的鼻子较为塌陷,因此常需要加高鼻梁,或修饰鼻头,以改善鼻形的外观美感。此外,因受伤而使鼻梁受损的情形,比如车祸或运动伤害,也需要隆鼻整形手术以进行重建或塑型。
一般的隆鼻整形主要是利用硅胶材质所做成的人工鼻骨,藉外科手术方式,对麻醉后的患者,由在单侧鼻孔内所划开的一道伤口而直接植入鼻梁内,以垫高鼻梁的高度,而表现出较为高挺的鼻形,改善原有塌鼻子的外观。
如图1至图3,分别为现有技术人工鼻骨的立体示意图、侧视图以及正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人工鼻骨具有人工鼻梁1以及人工鼻小柱2而构成L型构造,其中人工鼻梁1与人工鼻小柱2的夹角为90°,且人工鼻梁1的侧边为弯曲状的弧形,而人工鼻梁1在与人工鼻小柱2相连接的连接部分3是具有圆弧状。此外,人工鼻小柱2的横向尺寸等于人工鼻梁1在连接部分3的大小。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鼻头容易变形,因为传统隆鼻是将硅胶植入物直接垫在鼻上,但由于鼻头软骨的支撑力不够,所以鼻头容易被长期挤压而下降,导致从侧面看如同“鸟嘴”形状的鼻头变形。另一缺点是,硅胶鼻骨有可能从鼻头穿出,因为运用传统隆鼻方式,若勉强将鼻头撑得过高或过长,很容易让所有压力前倾,导致硅胶鼻骨穿出皮肤。因此,需要一种重量较轻且具有足够支撑力以防止硅胶鼻骨穿出的人工鼻骨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人工鼻骨结构,用以提供隆鼻,且包括人工鼻梁部以及人工鼻小柱部,其中人工鼻小柱部与人工鼻梁部连接成类似L形结构,且人工鼻小柱部与人工鼻梁部的夹角小于90°,此外,人工鼻梁部进一步包括依序连接的人工鼻梁主体部、人工鼻梁腰部以及人工鼻头部,且人工鼻头部连接人工鼻小柱部。
人工鼻梁主体部的侧边为中间凸出的弧状,人工鼻梁腰部的侧边为中间凹下的弧状,且人工鼻梁腰部的侧边宽度小于人工鼻梁主体部的侧边宽度。此外,人工鼻梁主体部的前缘为弧形,且人工鼻梁主体部厚度是朝前缘缩小而逐渐变薄,藉以方便植入鼻中,而人工鼻头部的下缘为向下凸起而非圆弧状的弧形。人工鼻小柱部为类似圆柱体,其中人工鼻小柱部的直径可为固定或由连接部开始逐渐减小,且人工鼻小柱部在连接部的直径小于人工鼻头部的宽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人工鼻骨结构具有较轻的重量以及具有足够的支撑力,可防止硅胶鼻骨穿出,非常适合应用于隆鼻。
附图说明
图1显示现有技术人工鼻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现有技术人工鼻骨的侧视图。
图3显示现有技术人工鼻骨的正视图。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人工鼻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人工鼻骨结构中人工鼻梁部的横截面图。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人工鼻骨结构的侧视图。
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人工鼻骨结构的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人工鼻梁
2 人工鼻小柱
3 连接部分
10 人工鼻梁部
11 人工鼻梁主体部
11a 前缘
13 人工鼻梁腰部
15 人工鼻头部
20 人工鼻小柱部
C 切割线
D 方向
P 连接部
S1 正面
S2 背面
θ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参考图4,本实用新型人工鼻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人工鼻骨结构由可挠性材料构成,比如硅胶,且主要包括人工鼻梁部10以及人工鼻小柱部20。进一步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人工鼻骨结构中人工鼻梁部的横截面图,其中人工鼻梁部10的正面S1为一弧形,而人工鼻梁部10的背面S2为另一弧形,且正面S1的弧形的曲度可相同或不同于背面S2的弧形的曲度,使得人工鼻梁部10的厚度是由中间朝二侧边缘而逐渐变薄,亦即中间较厚,边缘较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橡王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医学大学,未经橡王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医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332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