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风对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7909.7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4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廖进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进端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马佑平;王立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对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对流装置,尤指一种用来安装在一室内空间的排风口处,用以提高室内空气流动的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室内空间(封闭空间)常会在排气通路中安装一抽风机以加强空气的流动性。现有的抽风机包含一可受动力驱动的排风扇,通过排风扇的转动驱使室内的空气流动且经由排气通路予以排放。然而,现有的抽风机的出风段通常连接有弯曲的管路或是安装有过滤器,该弯曲的管路或过滤器会影响空气经由排烟通路排出的顺畅性,亦即,该弯曲的管路或过滤器会在抽风机的出风段产生正压,使得在抽风机的进风段产生回压,造成抽风机的吸风口常会呈现乱流现象,因而,降低室内空气向外排放的流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通风对流装置,该通风对流装置用来安装在一室内空间的排风口处以加快该室内空间的冷热空气的对流,进而达成节省能源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对流装置包含一排风扇及一壳体。该排风扇包含在一轴向相隔的进风端与排风端,该排风扇的进风端具有一进风口,该排风扇的内部有一可受控制运转的扇叶,当该扇叶转动时,会由该排风扇进风口吸入空气。该壳体为半球体状且包含在该轴向相隔的前端与后端,该壳体的后端界定一开口,该壳体的后端与该排风扇的进风端结合,该壳体的周壁设有多组通孔,该多组通孔为绕着该壳体的一中心轴线形成环状安排且在径向上相隔,该壳体更包含多个管体,各管体为一具备内孔的管件且由各通孔向该壳体的内部空间延伸但与该壳体的后端相隔。
在一实施例中,该壳体包含分别形成环状的一组内侧通孔、一组外侧通孔、及一组中间通孔,该组内侧通孔邻近该中心轴线,该组外侧通孔远离该中心轴线,该组中间通孔位在该组内侧通孔与该组外侧通孔之间;由各内侧通孔延伸的管体长度较由各中间通孔延伸的管体长度短,由各外侧通孔延伸的管体长度较由该中间通孔延伸的管体长度长。最好,该中心轴线与该扇叶的转动轴线共轴,该组外侧通孔的外径与该排风扇的进风口的外径约相等。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优点及特征,将可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参照所附图式来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对流装置的一使用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通风对流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通风对流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图1中的通风对流装置的前视图。
图5为图3中的一壳体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对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对流装置安装在汽车内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通风对流装置 12.室内空间
14.排风 16.排风扇
18.壳体 20.进风端
22.排风端 24.管接头
26.弯管 28.排气管道
29.进风 30.扇叶
32.前端 34.后端
36.开口 38.连接部
40.连接板 41.固定件
42.贯穿孔 44.通孔
46.通孔 48.通孔
50.通孔 52.管体
54.空间 56.内端
58.冷气机 60.气流
62.汽车 64.冷气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仅为例子但非用以限制的实施例并参照所附图式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结构内容说明如下:
参阅图1至图5,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构成的通风对流装置10,通风对流装置10可提供安装在一封闭空间或室内空间12的排风口14处(见图1),用来加快该室内空间12内的冷热空气的对流,进而达成节省能源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进端,未经廖进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79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