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涂敷用具以及涂敷液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7731.6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1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中谷泰范;土田升平;山野富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樱花彩色笔 |
主分类号: | B43K8/06 | 分类号: | B43K8/06;B43K8/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敷用 以及 涂敷液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内置的涂敷液供给至笔尖等涂敷体的涂敷用具,更加详细地来讲,涉及具有用于使涂敷液向涂敷体的供给量稳定的涂敷液供给单元的涂敷用具、以及在涂敷用具中组装使用的涂敷液盒。
其中,本说明书中的涂敷用具是指,并不仅限于尖头万能笔、钢笔、线条彩色笔、白板笔等书写工具,例如,还包括在纸面和白板等任意的对象物上涂抹修正笔这样的液状物的用具的总称。
背景技术
作为稳定地向笔尖(涂敷体)供给涂敷液的涂敷液供给单元,已知有一种技术是在笔尖和墨水罐之间设置能够浸渍墨水(涂敷液)的中棉(涂敷液吸存体)。根据该技术,中棉吸收剩余的墨水,所以,不会过多地向笔尖供给墨水。另外,在笔尖墨水不足的情况下,被中棉吸收的墨水先供给笔尖,因此,能够防止墨水的供给不足。由此,能够稳定地向笔尖供给墨水。
作为使用该技术的涂敷用具,有一种广为人知的涂敷用具,其设置有将直液式书写工具的墨水罐和墨水吸存体(涂敷液吸存体)之间连接的连通管,通过连通管从墨水罐向墨水吸存体供给墨水,这种涂敷用具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直液式书写工具。
在此,直液式书写工具是称为所谓的无操作型的书写工具。无操作型的书写工具是,无需进行用于敲打笔尖和笔轴这样的墨水供给的操作,就能够向笔尖供给墨水的书写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2884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发明的那样的在通过连通管向墨水吸存体供给墨水的涂敷用具中,因所使用的墨水,有时必须增粗连通管。
当具体地进行说明时,例如在使用粘度高的墨水的情况下,具有墨水在连通管内堵塞,流经连通管内的墨水不会到达吸存体的问题。即,因墨水的粘度,仅仅依靠墨水的自重的力量,有时难以使墨水流到墨水吸存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增粗连通管的孔径,以使墨水容易流动。但是,当增粗连通管的孔径时,具有为了设置粗的连通管就必须增粗本体的孔径的设计方面的制约。
另外,在使用粘度高的墨水的情况下,存在墨水难以渗入墨水吸存体中,从墨水吸存体流向笔尖的墨水流不稳定的问题。
另外,在现有的涂敷用具中,在外部空气温度和使用情况满足特定的条件时,有可能发生墨水漏出。
如详细地说明,则在墨水罐的墨水余量少的状态下,当外部空气温度上升时,墨水罐内的空气就会膨胀,膨胀的空气从墨水罐挤压墨水。由此,存在墨水有可能被过多地供给墨水吸存体,墨水从墨水吸存体中溢出,最终向涂敷用具的外部漏出的问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涂敷用具,在无操作式的涂敷用具中,在连通管的孔径细的情况下也能使用多种涂敷液,能够将涂敷液从墨水吸存体稳定地供给至笔尖,并且能够防止墨水从墨水吸存体中漏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涂敷用具,其具有:涂敷液收纳部,能够在使涂敷液在内部流动的状态下填充涂敷液;和用于涂敷涂敷液的涂敷体,该涂敷用具在涂敷液收纳部和涂敷体之间具备浸渍涂敷液的涂敷液吸存体,在涂敷液收纳部和涂敷液吸存体之间设置有具有涂敷液能够流通的流路的流路形成部,上述涂敷用具的特征在于:上述流路形成部具有突出部和按压部,上述突出部,朝向涂敷体侧突出,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分,设置有连通中空部分和外部的连通孔,上述按压部是从突出部的侧面朝向外方大致垂直地突出的突起,至少一部分从上方接触涂敷液吸存体,在按压部中,作为与突出部的突出方向以及按压部的突出方向分别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的按压部的厚度是1.0mm以上3.0mm以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涂敷用具中,流路形成部具有按压部,按压部的至少一部分从上方接触涂敷液吸存体。这样,通过从上方按压涂敷液吸存体,能够提高涂敷液吸存体的毛细管力。因此,如墨水的粘度高的情况、和连通管的孔径小的情况的方式,在墨水仅靠自重不会向下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毛细管力将墨水引入涂敷液吸存体中。即,能够在孔径小的细管中采用多种涂敷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樱花彩色笔,未经株式会社樱花彩色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7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红外及人脸识别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
- 下一篇: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