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熔炼速凝甩带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6866.0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4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宇杰;曹俊英;刘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八佳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F27B14/04;F27B14/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熔炼 速凝甩带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甩带炉装置,尤其是一种真空熔炼速凝甩带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真空熔炼速凝炉是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下,通过感应加热将金属或合金熔化,然后经过用水冷却的铜辊使金属或合金快速冷却,形成特定的晶体或非晶结构材料。现有的真空感应熔炼速凝甩带炉主要是间断操作的,具体结构是;在一个真空炉室内设置:感应加热装置、浇注装置、速凝冷却装置和缓慢冷却装置。其特点是:感应加热装置工作时缓慢冷却装置不能工作,出料时真空炉室内真空气氛被破坏,再次使用时必须重新建立真空系统。这造成熔炼工作间断,时间利用率低。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出现了一些改进的真空熔炼速凝甩片炉技术。如专利公告号CN1844821 A的《一种可连续生产的金属甩带炉》就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连续生产的真空熔炼速凝甩带炉。该真空熔炼速凝甩带炉把加料、熔炼感应加热装置和缓慢冷却装置分别置于三个独立的密封腔室内,连接部分用阀门隔开,每个密封腔室可以提供独立的工作气氛环境,实现提高工作效率的功能。经过大量调研,现有的甩带炉装置存在着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内部维修困难,使用厂房空间大、与现有生产工艺不兼容的缺点;总之,在实际生产中耗费大量能源和时间,使用寿命缩短、不耐用;生产的运行不稳定,降低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产量低,增加了生产成本;使用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大;是本领域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的原因,现有的甩带炉装置需要创新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真空熔炼速凝甩带炉装置,用一个真空阀门把真空熔炼室和真空浇注甩片室隔开,使每个腔室都能单独的工作,熔炼和冷却出料互不影响;确保能够连续稳定生产,使生产效率提高一倍;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大量能源和时间;大大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并与现有生产工艺设备容易兼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熔炼速凝甩带炉装置,是由:真空熔炼室,坩埚装置,倾炉油缸,炉盖,熔炼炉浇口,真空阀门,中间包,速凝甩片铜辊,风冷装置,真空浇注甩片室,水冷盘,炉门,真空机组,水电缆进口构成;真空熔炼室的上方设置炉盖,真空熔炼室的一侧设置真空浇注甩片室;真空浇注甩片室与真空熔炼室之间的室壁中部设置真空阀门;真空熔炼室内的下部设置支架,支架的上方通过活动支点设置坩埚装置;坩埚装置的两侧与支架底部之间通过铰接装置设置倾炉油缸,坩埚装置的一侧设置熔炼炉浇口。
真空浇注甩片室的一侧设置炉门,真空浇注甩片室内的下部设置水冷盘;水冷盘的一侧设置中间包支架,中间包支架的上端设置中间包,中间包一侧的下方与水冷盘之间对应设置速凝甩片铜辊,速凝甩片铜辊的两端设置在真空浇注甩片室上;速凝甩片铜辊的一侧设置风冷装置,风冷装置设置在真空浇注甩片室内上部一侧与下方的水冷盘之间。
真空熔炼室的一侧设置电源柜,电源柜上部设置水电缆进口,电源柜下部设置真空机组;熔炼炉浇口下方对应设置真空阀门,真空阀门下方对应设置中间包,中间包一侧的下方对应设置速凝甩片铜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真空熔炼室,真空浇注甩片室,连接两个室之间的真空阀门,以及配套设备。真空熔炼室包括:炉盖、炉体、感应加热线圈及坩埚、倾炉机构、测温机构、加料机构;真空浇注甩片室包括:中间包、速凝甩片辊、水冷盘、冷却风机、出料机构;配套设备包括:电源柜、真空机组、水冷系统、充氩气装置。真空熔炼室和真空浇注甩片室,两者之间设置有隔离的真空阀门,熔炼后的金属液体进行浇注时,连接两个室之间的真空阀门打开,浇注完成后连接两个室之间的真空阀门关闭。这样便形成两个独立的工作空间:当真空浇注甩片室进行冷却时,真空熔炼室即可开炉加料、抽真空、充氩、熔炼;在真空浇注甩片室内的物料冷却到常温后开门出料,此时并不影响真空熔炼室的熔炼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八佳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八佳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6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