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配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3345.X | 申请日: | 201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7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巍;李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巍;李梁 |
主分类号: | H04R11/00 | 分类号: | H04R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铁骨 传导 受话器 配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传导与能量转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配重装置,属于电声学和微型机械学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用于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配重装置普遍采用整块长方体金属块,此种配重装置的制造加工相对比较简单,但用于制造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时,由于其外形的限制,需要占用大量的产品内部空间,造成产品体积偏大,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且由于其单一的形状无法有针对性的增加产品的有效运动质量,造成受话器系统换能效率低下,使相关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振动输出力级不足。总之,现有的配重装置普遍存在形体冗余、结构单一、功能性差等明显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配种装置,其综合了传统配重设计的结构特点并合理规避了其结构缺陷,在增强相关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产品的换能效率与输出振动力级情况下,有效控制产品体积;且其灵活的应用方式也能够满足各种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对有效运动质量的要求,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装置由基板,配重块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为一平面结构,在其前端置有开口凹槽;所述配重块也同为平面结构,共有两片,对称的置于所述基板两侧,所述配重块前端置有的开口凹槽与所述基板前端开口凹槽对齐。
所述基板与配重块的结合方式有榫卯、激光焊接、电阻焊接、超声波焊接或胶黏剂粘接。
为配合其功能及制造工艺需要,所述基板在制造材料上使用铝、铝镁合金、不锈钢、铍铜、磷铜、紫铜、黄铜、钛或塑料来制造;所述配重块在制造材料上使用铂金、金、银、紫铜、铍铜、磷铜、黄铜或钛来制造。
所述配重装置应用到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中时,所述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驱动换能部分与一片所述配重块固定连接;所述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振动传导装置穿过所述配重装置的开口凹槽与所述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屏蔽壳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装置基板的后端与所述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屏蔽壳内壁铰链连接。
具体来讲,所述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驱动换能部分与一片所述配重块的连接方式为电阻焊接、激光焊接或胶黏剂粘结;所述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屏蔽壳内壁与所述配重装置基板的后端铰链连接的方式有榫卯或胶黏剂粘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较之现有长方体形配重装置,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综合了其设计优点并合理规避了其结构缺陷,合理优化配重装置占据的空间,显著增加了配重装置的有效运动质量,从而在增强相关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产品的换能效率与输出振动力级情况下,有效控制了产品体积;
(2)较之现有配重装置的整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中配重装置基板与配重块的分体式设计不但降低了配重装置的制造难度,而且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配重块厚度、形状选择,灵活满足各种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对有效运动质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整块长方体形配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配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配重装置应用于一种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装置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及其所指示的组件分别为:
A1-基板,A2-配重块,A3-开口凹槽;
B1-配重装置,B2-振动传导装置,B3-屏蔽壳,B4-换能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阅图2、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动铁骨传导式受话器的配重装置B1,该配重装置B1由基板A1,配重块A2组成。所述基板A1为一平面结构,在其前端置有开口凹槽A3;所述配重块A2也同为平面结构,共有两片,对称的置于所述基板A1两侧,所述配重块A2前端置有的开口凹槽A3与所述基板A1前端开口凹槽A3对齐。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配重装置B1中基板A1与配重块A2的结合方式为激光焊接,即采用激光束熔融基板A1与配重块A2连接处的材料,待冷却、硬化后实现连接。除此之外,可以选择的连接方式还有有榫卯、电阻焊接、超声波焊接或胶黏剂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巍;李梁,未经周巍;李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33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