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天车防撞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20858.5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1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鑫;马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鑫 |
主分类号: | B66C15/04 | 分类号: | B66C1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4018 辽宁省鞍山***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天车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报警装置,特别涉及了激光天车防撞报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真正应用的激光防撞报警器的种类很少,其原因是激光传感器在现场应用时,由于周围环境的恶劣,时常使激光传感器频发生故障或彻底失去功能,造成防撞报警器应该起到的作用丧失。另一方面市场上的激光报警器的功能很单一,只有声光报警,用户要求其有多种功能,大多没有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多功能精准的报警,特提供了激光天车防撞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激光天车防撞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天车防撞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机壳体1,防水接口2,电路主板3,喇叭4,控制盒5,变压器6,显示板7,显示板模8,锁9,激光传感器壳体10,接线盒11,激光传感器探头12;
其中:报警器主机壳体1的下方带有防水接口2,电路主板3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内部左侧,喇叭4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内部,控制盒5和变压器6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内部右侧,显示板7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壳盖内部;电路主板3分别与喇叭4、控制盒5、变压器6和显示板7连接;显示板模8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壳盖的外部,锁9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壳盖的外部,接线盒11和激光传感器探头12安装在激光传感器壳体10的内部,接线盒11通过线缆报警器主机壳体1内部的控制盒5连接,接线盒11与激光传感器探头12连接。
所述的显示板模8上带有左右侧电源、左右侧预警、左右侧报警、左右侧停车和左右侧故障LED指示灯。
所述的显示板模8上设有音量增大、音量减少、语音设置和设备自检功能键。
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壳体10上带有散热片,增加散热速度。
激光传感器壳体10整体安装在万象云台上,激光传感器10和万象云台由两只螺钉相连接,并可锁紧,方便传感器与云台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激光传感器壳体10的防护罩带有端盖,卸下端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激光报警器主机和防撞物体之间的报警距离。
报警器主机有输出端口和激光传感器端口相匹配,采用数字电路对激光传感器进行功能检测,备有多个备用输出端口,用以扩展报警器对天车多种工作状态的控制。报警器主机和激光传感器工作状态由软件系统控制运行。
在激光传感器激光束输出端,增加多片隔热板缩小激光输出通道。在隔热板之间缩小支撑点,这样减少了前面隔热板把热量传给后面隔热板,很好地防止了正面热源对传感器的热辐射,避免传感器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因为过热造成的损坏。激光传感器的端盖通过4枚螺钉和防护罩相接,卸下螺钉可以方便地调整激光传感器上按钮,进行编程,以设置报警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激光天车防撞报警器,具有声光报警的功能,又增加了提醒预警等其它功能,使天车运行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激光天车防撞报警器主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激光天车防撞报警器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激光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激光天车防撞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天车防撞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机壳体1,防水接口2,电路主板3,喇叭4,控制盒5,变压器6,显示板7,显示板模8,锁9,激光传感器壳体10,接线盒11,激光传感器探头12;
其中:报警器主机壳体1的下方带有防水接口2,电路主板3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内部左侧,喇叭4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内部,控制盒5和变压器6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内部右侧,显示板7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壳盖内部;电路主板3分别与喇叭4、控制盒5、变压器6和显示板7连接;显示板模8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壳盖的外部,锁9安装在报警器主机壳体1壳盖的外部,接线盒11和激光传感器探头12安装在激光传感器壳体10的内部,接线盒11通过线缆报警器主机壳体1内部的控制盒5连接,接线盒11与激光传感器探头12连接。
所述的显示板模8上带有左右侧电源、左右侧预警、左右侧报警、左右侧停车和左右侧故障LED指示灯。
所述的显示板模8上设有音量增大、音量减少、语音设置和设备自检功能键。
所述的激光传感器壳体10上带有散热片,增加散热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鑫,未经马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208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型模的凸模限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复合冲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