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角度的单元幕墙角部转接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11986.3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1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牟永来;邰振兴;孟根宝力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角度 单元 幕墙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单元幕墙角部转接框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单元式幕墙由于加工与组装均在工厂内进行,所以可以有效地控制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板块组装质量;又因单元板块间采用插接结构,因而定位精度高,幕墙表面平整度高,并且现场安装操作简便易行,可与土建结构同步施工、交叉作业。单元式幕墙因其制作精度高、安装快捷、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化高层建筑幕墙结构中。
近年来,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发展,建筑师越来越注重建筑外立面效果的创新,其中角度渐变、折线立面效果便是一种新的设计手法。而传统单元幕墙角部的处理,会根据板块交角设计专用角度的单元转接框,这使得如果建筑立面采用渐变角部或大量不同角度的折角设计,就需要幕墙按不同角度设计制作多种转接框。在此情况下,不但需要大量的角部转接框的设计,同时还增加了型材模具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简单且成本低的可调角度的单元幕墙角部转接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板,其结构要点横板上面的前后两端均具有向上的幕墙边框接插竖板,横板下面的前后两端均具有向下的连接竖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板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胶条槽。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板的左右两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胶条槽。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横板下面前端的连接竖板与横板的夹角为钝角,横板下面后端的连接竖板与横板的夹角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成对设置的;两转接框通过连接竖板相连,根据幕墙单元连接角度的不同,调整两转接框连接竖板连接的位置,来适应角度的变化。因此,本实用新型不用按每种角度开模设计型材,而是按所需角度在工厂进行放样组装即可;从而可以节约大量型材模具成本,并满足不同角度单元板块的插接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中,1为连接竖板、2为横板、3为第二胶条槽、4为幕墙边框接插竖板、5为第一胶条槽、6为幕墙单元板块、7为幕墙边框、8为槽板、9为胶条、10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横板2,横板2上面的前后两端均具有向上的幕墙边框接插竖板4,横板2下面的前后两端均具有向下的连接竖板1。
所述横板2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胶条槽5。在第一胶条槽5内挤入胶条9,胶条9可以为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或氯丁橡胶等。通过胶条9在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水密、气密性能的同时,也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与幕墙边框7的插接性能和密封性能。
所述横板2的左右两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胶条槽3。在幕墙单元板块6横向拼接时,通过第二胶条槽3便于设置密封胶条。
本实用新型横板2上面可设置槽板8,这样当本实用新型作为横框使用时,即其设置在相邻四个幕墙单元板块6的交接位置,可起到水槽作用。
所述横板2下面前端的连接竖板1与横板2的夹角为钝角,横板2下面后端的连接竖板1与横板2的夹角为锐角;连接方便。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是成对设置的,两转接框同轴,轴心为幕墙外表面交线。当角部单元之间交角变化时,通过两转接框连接处位置的变化实现与相邻幕墙单元板块6的插接。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次动作过程:当建筑外围护结构角度发生改变时,通过成对设置的两转接框的转动达到所需的幕墙单元板块6拼接角度,再利用螺钉10予以固定,从而将两转接框固定为一个转接框。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119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