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磷酸铁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9850.5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5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4/70;H01M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电池。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石油危机等迫使人类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一方面以电代替石油,降低城市污染,发展电动车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调节电网峰谷用电,有效的储存和利用低谷电量,而二次电池尤其是大容量型二次电池则成为电动车和储存低谷电能技术的关键。
锂离子电池以其单体工作电压高、高比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小,无记忆效应,绿色环保等优点。尤其是正极材料使用磷酸铁锂(LiFePO4)所制成的锂离子电池,以其材料稳定性好、安全性能好、成本低、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更适合制作成大容量动力电池,以用在电动车和储存低谷电能方面。
现有工艺制作的磷酸铁锂电池必定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其一,分别涂覆有正负极材料的铝箔与铜箔上都留有沿着垂直于铝箔或铜箔长度方向的“留白”,并在“留白”处焊接有正负极耳;其二,分别将从铝箔(正极)与铜箔(负极)接出来的各三个极耳焊接至磷酸铁锂电池的正负极柱上。
上述现有工艺制作的磷酸铁锂电池至少存在以下不足:1)由于铝箔和铜箔的留白处没有涂覆相应的电极材料,从而制约了磷酸铁锂电池容量的提高;2)从铝箔(正极)与铜箔(负极)接出来的各三个极耳焊接至磷酸铁锂电池的正负极柱时容易发生虚焊,从而影响电池性能。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磷酸铁锂电池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技术的不足,其主要是克服现有技术制作磷酸铁锂电池时,容易出现的极片虚焊以及电池容量不能得到快速提高的缺陷,为此提供了一种全新结构的磷酸铁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其包括壳体、盖帽以及收容于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电性连接至壳体底部,第二端部上套设有用于隔离电芯与壳体的绝缘圈,在该绝缘圈内安设有与电芯第二端部电性连接的导电铝片,所述导电铝片电性连接至与壳体绝缘组合的盖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由互相绝缘隔离的正、负极片缠绕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正极片呈条形状,其包括铝箔片和涂覆在铝箔片上的正极材料,所述铝箔片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留白”。
作为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的负极片呈条形状,其包括铜箔片和涂覆在铜箔片上的负极材料,所述铜箔片在宽度方向上设置有“留白”。
作为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留白”的宽度为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铝片呈圆形状,其上设置有成中心对称的贯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芯的第一、二端部分别对应为负极片和正极片的“留白”。
作为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盖帽的四周围设有绝缘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a)由于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未在正负极片上焊接有极耳,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同样壳体的规格下,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的电芯中的正、负极片可缠绕的圈数相应会多些,并且之前现有技术中焊接极耳的位置处也可涂覆正负极材料,从而提高了单体电容的容量;
b)省略了之前焊接极耳的工序,不仅避免了虚焊给电池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提高了电池的组装效率。
c)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和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之电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之盖帽和导电铝片电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磷酸铁锂电池之正极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9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载铁路T梁钢绞线下料装置
- 下一篇:电池组的连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