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氨水储槽气体洗涤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9801.1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叶锐;何志强;何洪波;苏华;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78;B01D5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巢瑞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水 气体 洗涤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洗涤回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氨水储槽气体洗涤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三胺生产过程中,副产尾气为氨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其中氨的体积分率约70%),采用软水将混合气体洗涤制得浓氨水,与从石灰窑气中回收的二氧化碳联产碳铵。由于化工生产的连续性,浓氨水中间储槽的补充和排出都是不间断的,这就导致了储槽内氨水持续扰动,再加上氨水的易挥发性,造成储槽顶部排放空气氨含量超标,既达不到环保排放要求,又造成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净化效果好、氨气回收利用率高的氨水储槽气体洗涤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氨水储槽气体洗涤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进气管和稀氨水排水管,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排气管,所述壳体的上部安装有冷凝水进水管,所述冷凝水进水管的一端伸入壳体内并与喷头连接,所述冷凝水进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凝装置连接。
储槽中的含氨空气由进气管进入洗涤回收装置,来自变换工段中的冷凝水从洗涤回收装置上部的冷凝水进水管进入壳体内后通过喷头均匀喷洒,由于该冷凝水中溶有变换气中部分CO2而呈弱酸性,气液两相在壳体内逆流接触,气相中的氨被冷凝水吸收,吸收后的稀氨水从稀氨水排水管排出至碳化系统,脱除氨后的气体从回收装置顶部排放至大气中。
为防止吸收液进入储槽内,所述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有雨帽。
为防止放空气中的氨和二氧化碳产生碳铵结晶堵塞管道,所述进气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吹扫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是,所述喷头上设有100-200个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是,所述孔的孔径为1mm-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槽中的含氨空气被冷凝水吸收,吸收后的稀氨水从底部排出至碳化系统,脱除氨后的气体从回收装置顶部排放至大气中,处理后的空气氨含量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同时能将储槽空气中的氨洗涤回收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氨水储槽气体洗涤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管,2-排气管,3-冷凝水进水管,4-喷头,5-稀氨水排水管,6-雨帽,7-蒸汽吹扫口,8-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氨水储槽气体洗涤回收装置,包括壳体8,壳体8的底端设有进气管1和稀氨水排水管5,壳体8的顶端设有排气管2,壳体8的上部安装有冷凝水进水管3,冷凝水进水管3的一端伸入壳体8内并与喷头4连接,冷凝水进水管3的另一端与冷凝装置连接。
储槽中的含氨空气由进气管1进入洗涤回收装置,来自变换工段中的冷凝水从洗涤回收装置上部的冷凝水进水管3进入壳体8内后通过喷头4均匀喷洒,由于该冷凝水中溶有变换气中部分CO2而呈弱酸性,气液两相在壳体8内逆流接触,气相中的氨被冷凝水吸收,吸收后的稀氨水从稀氨水排水管5排出至碳化系统,脱除氨后的气体氨含量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还能将放空气中的氨洗涤回收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为防止吸收液进入储槽内,进气管1的上端设置有雨帽6。为防止空气中的氨和二氧化碳产生碳铵结晶堵塞管道,进气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吹扫口7。喷头4上设有100-200个孔,孔的孔径为1mm-4mm。在本实施例中,喷头4上孔的个数为100个,孔的孔径为2mm。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9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叠式平板膜组件
- 下一篇:一种碳棒压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