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变桨齿轮箱输出端的传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4657.2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7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何爱民;郭方鹏;朱琰;李红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2 | 分类号: | F03D11/02;F16H1/28;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齿轮箱 输出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齿轮箱,尤其是涉及变桨齿轮箱输出端的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变桨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用是用来调节风力发电者桨叶的角度,使其适应风力的变化。由于工况比较恶劣,机舱、轮毂空间非常狭小,安装空间有限,因此对变桨齿轮箱外形尺寸都有严格的要求。
传统的变桨齿轮箱的输出端内有一根很长的输出齿轮轴,由于是悬臂梁结构,输出齿轮上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受载荷比较大,导致齿轮箱的总长过长,使得安装和维修都很不方便。如何缩短齿轮箱的总长,是业内人士密切关注的课题。
在传统的变桨齿轮箱中,由于行星轮系中的内齿圈作为箱体的一个组成部分,组装时在箱体、内齿圈和透盖之间必然有中分面,存在渗油漏油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变桨齿轮箱的总长过长,导致在有限空间安装和维修都很不方便,以及存在渗油漏油的风险等实际问题,提供一种变桨齿轮箱输出端的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力发电变桨齿轮箱输出端的传动机构,包括末级箱体和末级行星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末级箱体包括末级前箱体和末级后箱体,末级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轴、双支撑行星架、行星轮、内齿圈,其中:
a)末级前箱体、内齿圈、末级后箱体依次通过销孔定位固定连接,末级后箱体的输出端设有透盖;太阳轮轴为输入端,双支撑行星架为输出端;所述的双支撑行星架通过两个深沟球轴承分别支撑于末级前箱体和末级后箱体之间,其输出端轴伸出透盖;
b)太阳轮轴端部与双支撑行星架之间设有中心挡块;
c)末级前箱体、内齿圈、末级后箱体结合面处涂有密封胶,同时设有O型圈密封;透盖中设有骨架油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盖通过止口定位后由螺栓与末级后箱体固定连接,双支撑行星架输出端轴为空心轴,空心轴内为内花键。双支撑行星架输出端轴与透盖之间设有两个骨架油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末级前箱体和末级后箱体上各设有四个注/放油孔,它们分布在末级前箱体和末级后箱体的不同方向上 ,每个注/放油孔配有油塞。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由于双支撑行星架两端各有一个深沟球轴承,输出端是内花键,缩短了齿轮箱总长,可以满足在狭小空间对齿轮箱的安装或维修操作;由于双支撑行星架上轴承只承受纯扭矩,寿命大大延长;由于透盖与末级后箱体的结合面以及末级前箱体与内齿圈、末级后箱体的结合面上均设有O型密封圈,可以提高齿轮箱的密封性;末级前箱体、内齿圈、末级后箱体通过销孔定位,保证了末级前箱体与末级后箱体上轴承孔的同心度,增加了行星传动的平稳性;由于末级前箱体和末级后箱体上各设有分布在不同方向上的多个注/放油孔,使用中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放油孔进行注/放油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末级前箱体,2、双支撑行星架,3、太阳轮轴,4、内齿圈,5、行星轮,6、末级后箱体,7、中心挡块,8、透盖,9、注/放油孔,10、O型圈,11、注/放油塞,12、骨架油封。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末级箱体和末级行星轮系,其中:所述的末级箱体包括末级前箱体1和末级后箱体6,末级行星轮系包括太阳轮轴3、双支撑行星架2、行星轮5、内齿圈4,末级前箱体1、内齿圈4、末级后箱体6依次通过销孔定位固定连接,末级后箱体6的输出端设有透盖8;太阳轮轴3为输入端,双支撑行星架2为输出端;所述的双支撑行星架2通过两个深沟球轴承分别支撑于末级前箱体1和末级后箱体6之间,其输出端轴伸出透盖8;太阳轮轴3端部与双支撑行星架2之间设有中心挡块7;末级前箱体1、内齿圈4、末级后箱体6结合面处涂有密封胶,同时设有O型圈密封10;透盖8中设有骨架油封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透盖8通过止口定位后由螺栓与末级后箱体6固定连接,双支撑行星架2输出端轴为空心轴,空心轴内为内花键。双支撑行星架2输出端轴与透盖8之间设有两个骨架油封12。
具体实施时:末级前箱体1和末级后箱体6上各设有四个注/放油孔9,它们分布在末级前箱体和末级后箱体的不同方向上 ,每个注/放油孔9配有油塞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46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 下一篇:柴油机车载用电安全及全自动减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