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实验上使用的制胶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0131.7 | 申请日: | 2012-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2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小龙 |
主分类号: | G09B19/10 | 分类号: | G09B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实验 使用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仪器,具体地说是指可制作多规格的生物实验上使用的制胶器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琼脂块作为支持物广泛应用于实验中,如电泳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教学实验等。
以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教学实验为例,实验目的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该实验需要制取三块琼脂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立方体,老师一般会让学生自己制作不同规格的琼脂块,由于没有特定的设备,学生制作琼脂块的用具也各种各样,一般大体制作较大的琼脂块,然后用尺子量,然后用小刀割取规格为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立方体的琼脂块。
现有制取不同规格的琼脂块的方法,会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特定的设备制取,一般制出的琼脂块表面较粗糙,影响实验精确度,还有割取不同规格的琼脂块后,会产生多余的琼脂块,剩料较多,产生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生物实验上使用的制胶器具,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制取琼脂块没有特定的设备,一般制出琼脂块表面较粗糙和产生剩料较多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生物实验上使用的制胶器具,包括主框体和连接于主框体底部的塑料薄膜,该主框体设有三种不同规格的用于容纳胶体的制胶格。
前述生物实验上使用的制胶器具,其制胶格包括甲制胶格、乙制胶格和丙制胶格;其中甲制胶格的高度为3cm,并被三个插隔板分隔成并排的四个长、宽、高均为3cm的制胶腔;乙制胶格的高度为2cm,并被一个插隔板分隔成并排的二个长、宽、高分别为4cm、2cm、2cm的制胶腔;丙制胶格的长、宽、高分别为4cm、2cm、1cm。
进一步地,所述甲制胶格和乙制胶格的内侧壁分别设有与所述插隔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插隔板可对应卡设于凹槽内。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制胶器具采用不同规格的制胶格制取胶体,方便了一些需要不同规格的胶体作为支持物的实验需求;制出的胶体表面较规则,提高了实验结果的精确度;由于胶体规格是针对实验特定的,所以胶体大小确定,不会产生剩料现象,降低了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没有插入插隔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生物实验上使用的制胶器具,包括主框体1和连接于主框体1底部的塑料薄膜6,该主框体1设有三种不同规格的用于容纳胶体的制胶格。参照图2和图5,其三种制胶格包括甲制胶格10、乙制胶格11和丙制胶格12;其中甲制胶格10的高度为3cm,并被三个插隔板2、3、4分隔成并排的四个长、宽、高均为3cm的制胶腔;乙制胶格11的高度为2cm,并被一个插隔板5分隔成并排的二个长、宽、高分别为4cm、2cm、2cm的制胶腔;丙制胶格12的长、宽、高分别为4cm、2cm、1cm。
参照图2和图3,所述甲制胶格10和乙制胶格11的内侧壁分别设有与所述插隔板2、3、4、5相配合的凹槽100、101、102、110,所述插隔板2、3、4、5可对应卡设于凹槽100、101、102、110内。
采用本制胶器具制作琼脂块时,所述甲制胶格10可直接制作出四块规格为长、宽、高都是3cm的琼脂块;所述乙制胶格11可直接制作出两块规格为长、宽、高为4cm、2cm、2cm的琼脂块,然后每个琼脂块再用小刀一分为二,可制得四块规格为长、宽、高都是2cm的琼脂块;所述丙制胶格12可直接制作出规格为长、宽、高为4cm、2cm、1cm的琼脂块,然后再用小刀分成八块规格为长、宽、高都是1cm的琼脂块;所制作出的不同规格琼脂块以方便供“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生物教学实验使用。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小龙,未经许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0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