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变压器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3234.0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2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钱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吴中区大陆电子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变压器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骨架,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变压器骨架,属于变压器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是由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心和变压器骨架组成,铁心由多片硅钢片叠合而成。变压器骨架是变压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为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提供缠绕的空间,同时也起着固定变压器中的硅钢片的作用。现有的变压器骨架一般分为两种结构,即工字型结构和王字型结构。对于工字型结构的变压器骨架,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先后缠绕于变压器骨架的凹槽内,制作过程复杂,且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仅靠绝缘纸分隔,绝缘效果差;对于工字型结构的变压器骨架,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分别缠绕于上下开有的初级线圈槽和次级线圈槽内,由变压器骨架的分隔片分隔,具有更好的绝缘效果,且便于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维修,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对于王字型变压器骨架,如附图1所示,线圈和硅钢片6之间的绝缘一般是通过在线圈的外表面上缠绕绝缘胶带7来实现的,当线圈绕好后,还需要在线圈外缠绕绝缘胶带,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绝缘效果差,影响变压器的使用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绝缘效果好的分体式变压器骨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变压器骨架,包括隔板、绝缘板和两个线圈骨架;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置有线圈骨架;所述隔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前后端设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高度与线圈骨架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左右相同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高度与绝缘板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左右相对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高度与绝缘板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绝缘板的下表面设有向内翻折的挡片;所述挡片垂直于绝缘板。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变压器骨架,线圈和硅钢片之间的绝缘通过隔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前后端设有绝缘板来实现,这样可以省去缠绕绝缘胶带的步骤,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线圈和硅钢片之间的绝缘效果好,增加了变压器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变压器骨架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变压器骨架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变压器骨架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变压器骨架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隔板;2、线圈骨架;3、绝缘板;4、挡板;5、挡片;6、硅钢片;7、绝缘胶带;8、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2、3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变压器骨架,包括隔板1、绝缘板3和两个线圈骨架2;所述隔板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分别置有线圈骨架2;所述隔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前后端设有绝缘板3;所述绝缘板3的高度与线圈骨架2的高度相同;所述隔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左右相同端或相对端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高度与绝缘板3高度相同;所述绝缘板3的下表面设有向内翻折的挡片5;所述挡片5垂直于绝缘板3。
如附图4所示,把绕好线圈8的一个线圈骨架2放置在隔板1的上表面,另一个绕好线圈8的线圈骨架2从隔板1和挡片5插入,放置在隔板1的下表面,线圈8和硅钢片6之间的绝缘通过隔板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前后端设有绝缘板3来实现,这样可以省去缠绕绝缘胶带的步骤,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线圈8和硅钢片6之间的绝缘效果好,增加了变压器的使用稳定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吴中区大陆电子设备厂,未经苏州市吴中区大陆电子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3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槽加工装置
- 下一篇:接触/非接触型混合IC 卡、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