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蓄电池加热及保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4559.2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8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魏强;王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小刀电动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90 | 分类号: | B62M6/90;H01M10/5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李丽萍 |
地址: | 30180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蓄电池 加热 保温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动力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动力能源蓄电池低温温度补偿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靠其经济和轻便等特点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电动车的动力能源蓄电池尤其是在低温情况下,会导致铅酸电池正负极极板物质的活性下降。目前,电动车大部分采用阀控密封铅酸电池,在-10℃环境下放电,负极容量为35%,正极容量为75%。负极上析出的铅膏容易变成细晶粒,导致孔隙易被冻结而堵塞,阻止离子交换和电化学的过程,从而使电解液的电阻率增大,粒子携带电子的扩散速度降低,会导致电池内阻增大,降低电池放电效率,电池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蓄电池加热及保温系统,可以解决目前动力能源蓄电池在低温的情况下,电池放电效率低、电池性能降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蓄电池加热及保温系统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电池盒和48V外供电源,还包括均与一微处理器电连接的电热板和温度传感器T,所述温度传感器T设置在所述电池盒内,所述电池盒的内壁设有保温材料层,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电热板之间的两线上设有电源开关。
另外,为了安全起见,所述48V外供电源和所述电热板均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蓄电池加热及保温系统的电池盒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盒内填充有高效的保温材料层,并通过智能化的加热方式使加热后的电池盒内部的环境温度能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以内,其保温时间能保持在设定的时间。可以有效的保证冬季低温行车中蓄电池的正常工作温度,使蓄电池能够发挥出高效能的容量,延长电池在低温状态下释放电流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电动自行车在低温条件下的行驶里程,达到节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蓄电池加热及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
1-蓄电池,2-电池盒,3-保温材料层,4-微处理器,5-48V外供电源,6-电热板,7-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蓄电池加热及保温系统,包括电池盒2和48V外供电源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与一微处理器4电连接的电热板6和温度传感器T,所述温度传感器T设置在所述电池盒2内,用于检测电池盒2内部环境温度,所述电池盒2的内壁设有保温材料层3,所述微处理器4和所述电热板6之间的连线上设有电源开关7,该电源开关7用于控制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板加热,两外,在夏季不用时通过该电源开关关闭加热板的外供电源。为了安全起见,所述48V外供电源5和所述电热板6均接地。
本实用新型电动车蓄电池加热及保温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由于温度传感器T放置于电池盒2内,温度传感器T将检测到电池盒2内的的温度信号送入微处理器4中,微处理器4判断接收到的温度信号低于设定温度的下限值时,微处理器4发出使电热板6通电加热的控制信号,当温度信号高于设定温度的上限值时,微处理器4发出使电热板6断电的控制信号,停止加热。在电池盒2内设置的保温材料层3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电池盒2内的环境温度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可以有效的保证冬季低温行车中蓄电池1的正常工作温度,使蓄电池1能够发挥出高效能的容量,延长电池在低温状态下释放电流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电动自行车在低温条件下的行驶里程,达到节能的作用。
尽管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变形,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小刀电动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小刀电动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4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