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1142.0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9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远;王淑秀;赵裔光;杨静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家印 |
地址: | 15008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紫外光 治疗 颈部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其是在临床中波紫外线UV-B治疗的过程中防止对不需要面部和颈部紫外光治疗的患者实施面颈部进行遮挡。防止患者无皮疹的面颈部皮肤由于紫外光照射引起变黑,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
背景技术
以往临床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过程中使用一块方布蒙在头顶进行遮挡,不足之处,是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过程中将头皮遮挡住而降低治疗效果,同时将眼、鼻、嘴遮挡住使患者感觉憋闷感,更重要的是普通布料无防紫外线涂层,达不到最佳防护效果。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临床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过程中技术上的某些不足,本设计人基于相关领域的研发,并经过不断测试及改良,进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在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过程中,能够避免患者面颈部皮肤变黑及患者感觉憋闷感,头皮无遮挡,增强治疗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外表面选用防紫外线涂层面料织物,并包括依次连接的面部区、颈部区和锁骨区,
所述面部区对应于患者的面部,其上设有对应患者眼部位置的两个眼窗帘、对应患者鼻部位置的一个鼻窗帘、对应患者嘴部位置的一个嘴窗帘以及对应患者耳部位置的两个面部耳窗帘;
所述颈部区对应于患者的颈部,颈部区在对应患者耳部位置处设有两个颈部耳窗;
所述锁骨区对应于患者的锁骨处,锁骨区在接近颈部区处设有两个向外侧延伸的颈部系带。
所述的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其中,所述的面部区、颈部区和锁骨区采用一体成型制成。
所述的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其中,所述的面部区、颈部区和锁骨区采用拼接成型制成.
所述的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其中,所述眼窗帘、鼻窗帘、嘴窗帘以及面部耳窗帘分别遮挡患者的眼部、鼻部、嘴部以及耳部。
所述的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其中,所述眼窗帘、鼻窗帘、嘴窗帘以及面部耳窗帘分别部分地连接于面部区。
所述的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其中,所述的颈部耳窗挂在患者的耳根部。
所述的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其中,所述的颈部耳窗部分地连接于颈部区。
所述的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其中,所述的面颈部防护罩的内表面选用纯棉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消除中波紫外线UV-B,避免造成患者面颈部皮肤变黑;暴露头部皮肤,增强治疗效果;保持眼、鼻、嘴部通气及舒适度。根据个体不同分大、中、小号。操作简单,使用和携带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面部区;11-眼窗帘;12-鼻窗帘;13-嘴窗帘;14-面部耳窗帘;2-颈部区;21-颈部耳窗;3-锁骨区;31-颈部系带。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的主视图。所述的医用紫外光治疗面颈部防护罩,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面部区1、颈部区2和锁骨区3,所述的三个区可一体成型或拼接成型。
其中,所述面部区1对应于患者的面部,其上设有对应患者眼部位置的两个眼窗帘11、对应患者鼻部位置的一个鼻窗帘12、对应患者嘴部位置的一个嘴窗帘13以及对应患者耳部位置的两个面部耳窗帘14。所述眼窗帘11、鼻窗帘12、嘴窗帘13以及面部耳窗帘14分别遮挡患者的眼部、鼻部、嘴部以及耳部,且分别部分地连接于面部区1,从而能够掀起或放下,以显露或覆盖患者面部的各部分。
所述颈部区2对应于患者的颈部,颈部区2在对应患者耳部位置处设有两个颈部耳窗21,所述的颈部耳窗21挂在患者的耳根部,且部分地连接于颈部区2。
所述锁骨区3对应于患者的锁骨处,锁骨区3在接近颈部区2处设有两个向外侧延伸的颈部系带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1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诊断正压氧气呼吸器
- 下一篇:一种导管单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