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件感测装置及影像感测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60207.1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4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秉忠;刘冠彣 | 申请(专利权)人: | 昕兴时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件 装置 影像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件感测装置及影像感测单元,特别是涉及一种于透镜组前、透镜组中、透镜组与影像感测器之间或影像感测器上设置有调光组件的影像感测单元,以及应用此影像感测单元的物件感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的消费性电子产品都是以轻、薄、短、小为设计的方向,因此,产品上已无空间容纳如鼠标、键盘、触控笔等传统输入工具。随着触控装置技术的进步,在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中,例如显示器、一体机(All in One)、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产品已广泛地使用触控装置作为其数据输入的工具。此外,在触控装置日趋成熟之下,拥有大尺寸与多点触控技术的电子装置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目前,光学式触控装置相较其它方式,如电阻式、电容式、超音波式或投影影像式等,有更低成本与更易达成的优势。
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的光学式触控装置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光学式触控装置1包括指示平面10、两个影像感测单元12、两个发光单元14以及三个回归反射结构16。发光单元14可以是发光二极管。两个影像感测单元12与两个发光单元14分别设置于指示平面10周围的两个相对的角落,且发光单元14与影像感测单元12邻近设置。三个回归反射结构16分别设置于指示平面10的周围,用以反射自发光单元14发出的光线,以提供影像感测单元12感测物件的光源。然而,由于回归反射结构16上的各个位置相对于影像感测单元12的距离都不相同,因此不同位置的回归反射结构16所受光源照射的照度是不均匀的,使得自回归反射结构16反射至影像感测单元12的光信号强度会有较大的高低落差。此不均匀的影像照度会影响所感测到的影像质量,使得感测准确度降低。
请参考图2,图2是现有技术的另一光学式触控系统2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光学式触控系统2包括指示平面20、两个影像感测单元22以及三个发光单元24。两个影像感测单元22分别设置于指示平面20周围的两个相对的角落。三个发光单元24分别设置于指示平面20的周围。发光单元24由导光板240以及发光二极管242组成。于现有技术中,可于导光板240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发光二极管242。然而,现有的发光单元24的架构会有亮度不够(远离发光二极管242处,亮度将会降低)且光均匀度不佳(因近发光二极管242的出光位置亮度较高,而远离发光二极管242处亮度将会降低,而导致发光单元24整体的光均匀度不佳)的状况。亮度不够或光均匀度不佳会影响影像感测单元22所感测到的影像质量,使得感测准确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影像感测单元,其于透镜组前、透镜组中、透镜组与影像感测器之间或影像感测器上设置有调光组件,以将强度过高的光信号降低,使影像感测单元可以得到较为均匀的光信号强度。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此影像感测单元的物件感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物件感测装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物件感测装置包括指示平面以及影像感测单元。影像感测单元设置于指示平面的周围。影像感测单元包括透镜组、影像感测器以及调光组件。影像感测器与透镜组邻近设置。调光组件选择性地设置于透镜组前、透镜组中、透镜组与影像感测器之间或影像感测器上。
所述调光组件是滤光镜。
所述影像感测单元还包括保护组件,设置于所述透镜组前,所述调光组件是以镀膜、印刷或涂布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保护组件上。
所述透镜组包括红外线滤光镜,所述调光组件是以镀膜、印刷或涂布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红外线滤光镜上。
所述影像感测单元还包括保护组件,设置于所述影像感测器前或所述影像感测器表面上,所述调光组件是以镀膜、印刷或涂布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保护组件上。
所述物件感测装置还包括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指示平面的周围,用以提供所述影像感测单元感测物件的光源。
所述物件感测装置还包括发光单元以及回归反射结构,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影像感测单元邻近设置,所述回归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指示平面的周围,用以反射自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以提供所述影像感测单元感测物件的光源。
所述指示平面上定义局部亮区以及局部暗区,所述调光组件具有对应所述局部亮区的第一部分以及对应所述局部暗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光穿透率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光穿透率。
所述指示平面上定义局部亮区以及局部暗区,所述调光组件的光穿透率自所述局部暗区往所述局部亮区的方向逐渐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昕兴时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昕兴时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602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式液体加热杯
- 下一篇:LED灯泡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