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4218.0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7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宇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A47J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套装 烧烤 炉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炉具,尤其是一种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野餐以及家庭阳台庭院自助烧烤备受青睐,而目前市场所售烧烤炉具虽然品种很多,有木炭烧烤炉、电力烧烤炉、微波烧烤炉等,尽管有的炉具可以折叠,材质也有不锈钢的,但其炉体都是一体式的,不便于携带和存放,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用后不便于洗刷,久而久之不是锈迹斑斑就是味道难闻,非常不卫生,严重的还会影响后期的再次使用。其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方面:1、不便于携带和存放,因炉体经过出厂组装后为整体式,尽管炉架可以折叠,但整个炉体外形体积仍然很大,不便于携带和存放;2、炉具清洗不方便,因其体积大,且有死角,清洗起来很麻烦,所以就有人干脆不清洗或是清洗的不干净,以至于影响以后的使用效果;3、烤盘宽窄不能调节,烧烤时食物有长有短,但所售炉具要么方方正正超宽,使得竹签容易烧断、钢钎容易烧热,要么细长一条过窄,长一点的食物无法通体烧烤;4、木炭点火困难,因其炉口宽大,无法架设拔火筒,乃至餐前点火培育木炭火种火耗时较长;5、炭灰清理和降温困难,烧烤结束后,因其是整体炉膛,燃烧未尽炭灰不能方便的从炉体内取出,使得炉体降温很慢,延长了离场等候时间;6、餐后炭灰不容易收集,因为是整体炉具,且没有配套收灰工具,炉体内余灰只能散在现场,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使用方便的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包括炉灰托盘,所述炉灰托盘下设有炉具支架,所述炉灰托盘上设有组合式烧烤腔体,所述组合式烧烤腔体内设有炭火闸板和拔火筒,所述炉灰托盘通过面盖合页转动连接有烧烤炉面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烧烤腔体由两块炉具侧板和两块两端挡板插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炉具侧板上设有支撑杆插孔和双排的木炭托板支撑栓,炉具侧板的两端设有侧板插钩,炉具侧板的顶部还设有调节板插槽和炭火闸板插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杆插孔插有侧板支撑杆,所述木炭托板支撑栓上设有木炭托板,所述调节板插槽插有上口宽窄调节板,所述炭火闸板插槽插有炭火闸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木炭托板上分别设有进风孔和升降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两端挡板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侧板插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拔火筒上设有拔火筒成形圈和拔火筒合页。
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还包括木炭夹子、多用钎和多用钩。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烧烤炉具使用的时候可以很快组装成所需要的炉具,用后收起来就像电脑键盘一样大小,这种结构不仅方便有车族使用,骑车旅游,徒步旅游携带、存放也同样非常方便。而且耐温不锈钢材质不生锈、不变形、易清理,使用寿命和卫生情况大大增强。再有,此炉具具有多种功能人性化化设计组件,当烧烤食物有长有短时候,可以将炉体随之加宽或变窄,避免了固定宽度的炉体要么超宽的食物无法加热,要么将很短食物用的竹签烧断的问题。同时木炭托板可以升降调节,当炭火强的时候可以降低,炭火弱了可以升高,尤其是当最后野餐结束时候,可以将木炭托板完全降到炭灰托盘上面,将炉体与托盘分开同时降温,解决了一体式炉具炭灰不好清理,温度难以下降以至于用水浇或直接倒在外面容易发生火灾和影响环境卫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炉灰托盘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炉具侧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木炭托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端挡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拔火筒的立体示意图。
图6-1是本实用新型拔火筒成形圈的立体透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口宽窄调节板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炭火闸板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侧板支撑杆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木炭夹子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多用钎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多用钩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炉具支架的示意图。
图中零件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宇,未经张建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4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