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龙头的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0764.0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土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水龙头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器,特别涉及一种电热水龙头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市场上快热式电热水龙头的种类很多,深受消费者的青昧,但快热式电热水龙头的安全性成为了消费者的担心,也是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关健因素。快热式电热水龙头核心部件的加热器,目前有金属管、裸丝和陶瓷片氮化硅加热器。
金属管加热器,其内部有不锈钢或紫铜电热管,长期高温高压、管表面热量集中,使得管表面易产生严重的水垢,导致热交换速度下降,降低热效率,管表面温度聚增,管壁会产生破裂、爆管等现象,使绝缘层受潮导致漏电的危险。
裸丝加热器,由于裸丝把市电交流220V浸泡在水里,其安全性的隐患非常大,虽然有防电保护,但对于长期工作时加热后,加速了材料的老化,绝缘性能下降,用这种方式来保护是很不安全的,安全性能无法保证。
氮化硅加热器,在氮化硅内的钨丝放置工艺不成熟容易爆裂,价格高,表面功率大,而且结构复杂,表面容易形成水垢,影响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热水龙头的加热器,它不仅能快速加热、水电分离,即使是发热体破裂放在水中,其漏电流自动控制在10毫安以下,安全性能好、结构简单、使用可靠,而且机械强度好、使用寿命长、表面不易结水垢、热效率高。
一种电热水龙头的加热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加热器壳体、引线孔、壳体安装平台、螺纹部、进线槽、发热体、密封垫、固定压帽、电源线、进水口、出水口。所述的加热器壳体是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加热器壳体一端有螺纹部;所述的加热器壳体一端的螺纹部表面有进线槽;所述的加热器壳体一端的螺纹部表面有进线槽与加热器壳体的引线孔相通;所述的电源线通过加热器壳体的引线孔联接到发热体上;所述的发热体是陶瓷发热材料与内电路制成。
所述的加热器壳体金属材料是金属铜材料制成。
所述的加热器壳体金属材料是金属不锈钢材料制成。
所述的发热体陶瓷发热材料是氧化铝陶瓷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龙头的加热器,包括加热器壳体形成一个容器,把发热体装在容器内,并用固定压帽与密封垫对发热体密封,加热器壳体一端有螺纹部,这个螺纹部表面有一个进线槽,进线槽与引线孔相通,电源线通过引线孔接到发热体上,发热体是陶瓷发热材料制成。采用这样的结构,发热体本身具高热导率良好导热和绝缘性能,其加热速度快,安全性好;发热体其机械强度好、不易断裂。由壳体形成一个容器,把发热体安装由壳体形成的一个容器内,结构简单,发热体水流不断地冲刷其表面,不易结水垢,大大地提高了发热器的使用寿命与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线槽与引线孔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加热器壳体1、引线孔12、壳体安装平台13、螺纹部14、进线槽15、发热体2、密封垫3、固定压帽4、电源线5、进水口6、出水口7。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的发热体2、安装在加热器壳体1内腔形成的独立容器内,密封垫3的内孔套在发热体2上,密封垫3的外孔紧卡在加热体壳体1的接触部位,固定压帽4把密封垫3压紧,防止漏水。
加热器壳体1上有个引线孔12,引线孔12的位置在小于壳体安装平台13的最上直径处,与加热器壳体1一端的螺纹部14上的进线槽15相通,这样,当把加热器壳体1固定到水龙头内腔时,这个压螺的拧紧过程中,不会碰到电源线5。电源线5穿过引线孔12,与发热体2的接线联接,这样当按上电源后,发热体2就会发热,给水加热。
加热体壳体1的一端有螺纹部14,这个螺纹部14是用来固定整个水龙头用的。
当进水口6接上水后,电源线5通上电源,发热体2就会产生热量,给水加热,加热后的水从出水口7流出。这样水流从进水口6进入、到出水口7流出,形成流道,不但水加热均匀、热效率高,而且水流冲刷发热体2外园,水就不容易结垢。大大地提高了发热体的使用寿命与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土,未经林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0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