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粉末输送上料抽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65720.2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范宜荣;刘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6300 福建省龙岩市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 输送 抽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粉末输送装置,尤其是指一种负压粉末输送上料抽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粉末输送一般采用负压气力输送。负压气力输送须包括有抽真空口及进料口,负压气力输送方式有:一、抽真空及进料同时进行,该方式抽真空口与进料口可以分开设置,这样造成密封口多,密封难度大且安装繁琐等问题;也可以抽真空口与进料口为同一装置,即抽真空口与进料口两者合一,如图1所示的旋风分离器,物料入口10兼作抽真空口与进料口,使用时,在负压产生的同时,粉末也随着空气流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产生粉尘污染,且结构复杂,更换拆卸强度大;二、抽真空与进料分步进行,可避免物料流失,但生产效率降低。
鉴于现有技术的负压粉末输送装置的上述缺陷,本发明人研发出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负压粉末输送上料抽头,其应用于负压粉末输送装置中,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调整迅速且可避免物料流失的负压粉末输送上料抽头。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负压粉末输送上料抽头,包括与真空装料载体连接的连接管、管口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的抽真空管及进料口与粉末源连接的进料管;进料管贯通连接管,抽真空管的管口开在连接管侧壁,在输送物料的同时抽真空使真空装料载体一直保持真空状。
采用上述方案后,粉末由进料管的进料口进入,由于与连接管连接的真空装料载体抽真空形成负压,粉末吸入真空装料载体中,而空气由进料管的出口排出,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真空粉末输送中空气出口及与粉末进口两者二合一,在负压产生的同时,粉末也随着空气流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旋风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物料入口10
本实用新型
连接管1 抽真空管2
进料管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负压粉末输送上料抽头,包括与真空装料载体连接的连接管1、管口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的抽真空管2及进料口与粉末源连接的进料管3。
连接管1的管口与真空装料载体的连接可以为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快速接头连接。
抽真空管2的管口与外部真空发生器的连接,可以选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及快速接头连接,连接管道可根据不同的粉末特性选择不同的材质。
进料管3的管口与粉末源连接,可以选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快速接头连接,连接管道可根据不同的粉末特性选择不同的材质。
进料管3贯通连接管1,抽真空管2的管口开在连接管1侧壁,在输送物料的同时抽真空使真空装料载体一直保持真空状。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外部粉末源产生的粉末由进料管3的进料口进入,由于与连接管1连接的真空装料载体被外部真空发生器抽成真空而形成负压,粉末吸入真空装料载体中,而空气由进料管3的出口排出。
进料管3的长度可根据粉末比重及抽真空时粉末流失情况调整;可以调整连接管1的管口与进料管3的管口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因排空气而流失的粉末尽可能的减少;且可根据输送量选择进料管3的管径大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65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洗涤装置
- 下一篇:三维光感应计算机光标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