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材料液体防护检测实验舱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90972.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7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星汉;赵阳;恽杰;李双会;吴宗之;魏利军;张兴凯;康荣学;桑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智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材料 液体 检测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实验舱,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材料液体防护检测实验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关于防护材料检测实验舱,均是单独的液体穿透性能测试、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性能测试、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性能测试。
液体穿透性能测试是将在实验舱的舱体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可防止液体外溅,便于观察与清洗,舱内空间可满足三项测试的要求,舱体下部设有地漏,测试液体经地漏进入液体循环系统。
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性能测试是在实验舱内部一侧的侧壁中部,设置有喷射液密喷嘴,用以喷射液体,包括液压泵、压力表、过滤件、喷嘴,测试液体通过喷嘴喷射至被测材料,喷射时间和间隔时间均可控。
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性能测试是在实验舱一侧的内部上纵向设置有四个间距均为35cm的喷嘴液压,且在实验舱底部设置有转盘,可通过调整转盘上的待测物体的位置,使其接收四个泼溅液密喷嘴的均匀喷射。
但是以上单独的三种性能测试实验舱,当待测试物体需要在此三种环境下测试时,需要更换三种实验舱,浪费时间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液体穿透性能测试、喷射液密型性能测试、泼溅液密型性能测试结合于一体的的防护材料液体防护检测实验舱。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护材料液体防护检测实验舱,包括舱体,液体穿透模块,液密喷射模块,液密泼溅模块,液体循环模块,旋转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液体穿透模块、液体喷射模块和液密泼溅模块分别固定于所述舱体内壁上,用于从不同角度将液体喷射到待测物体上;
所述液体循环模块固定于所述舱体外底面上,用于为液体穿透模块、液密喷射模块和液膜泼溅模块供给液体并排出舱内喷射到待测物体上后多余液体;
所述旋转模块的顶部位于所述舱体的内底面中部,底部位于所述舱体外底面底部,用于带动待测物体进行旋转;
所述控制模块固定于所述舱体外壁上,用于控制舱体内部液体穿透模块,液密喷射模块,液密泼溅模块进行液体喷射,控制液体循环模块供给液体或排出液体,控制旋转模块进行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液体穿透性能测试、喷射液密型性能测试、泼溅液密型性能测试结合于一体,节省实验舱内部资源,应用性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液体穿透模块包括五个液体穿透喷嘴,五个所述液体穿透喷嘴分别固定于所述舱体的两个顶角、与顶角成对角线分布的两个底角和顶部内壁的中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从头顶及测试舱的四角对人形外壳进行多方向喷射。
进一步,所述液密喷射模块包括喷射液密喷嘴,所述喷射液密喷嘴设置于所述舱体内部任一侧壁中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从中部向穿有化学防护服的人形外壳喷射液体。
进一步,所述液密喷射模块包括四个泼溅液密喷嘴,四个所述泼溅液密喷嘴纵向等间距设置于液密喷射模块相对的侧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从一个侧面由顶部至底部均匀的向穿有化学防护服的人形外壳喷射液体。
进一步,所述液体循环模块包括储液箱单元,穿透性供液单元,液密性供液单元和液体收集单元,所述储液箱单元用于为液体穿透喷嘴供给液体;所述穿透性供液单元用于为泼溅液密喷嘴供给液体;所述液密性供液单元用于为喷射液密喷嘴提供液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套独立的供液系统,可以适用于单独使用某套工业系统或几套供液系统同时使用的情况。
进一步,旋转模块包括位于所述舱体外底面的步进电机、同步齿形带和位于所述舱体内底面中部的转盘,所述步进电机带动所述同步齿形带,进而带动转盘进行旋转。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盘可以可控制的旋转,可以使人形外壳表面的防护服各个面均匀接收到液体的喷淋。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器,用于控制步进电机旋转,及液体穿透喷嘴、喷射液密喷嘴和泼溅液密喷嘴喷射液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控制模块控制步进电机旋转及各个喷嘴的开关,可以预先设定旋转时间及角度,喷射的时间等,实用性强,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智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中科智恒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909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