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88347.3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6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磊;蔡旭东;姜惠启;郭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技术 图书馆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图书馆是图书管理需求最为集中的应用场所。据调研分析,目前全国共有1万多家图书馆,且大多数图书馆已经从纯手工管理方式过渡到了采用条形码识别、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虽然采用了许多现代化技术,但还是有许多问题困扰着图书馆的管理及工作人员。例如,图书的自助借还、图书的快速盘点、查找、乱架图书的整理等问题还是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阻碍了图书馆进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目前图书馆对图书进行盘点主要采用条形码技术,在盘点时必须将每本图书从书架上取下再使用条形码扫描枪对条形码进行扫描,这样盘点的效率是非常低的,对于少量的图书实现起来还能应付,但对于大量图书的盘点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由于盘点效率低,盘点时还需要闭馆,使得大多数图书馆实现对图书的全面盘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图书馆有许多图书资料在账面上反映是存在的,读者通过检索系统找到了图书信息,并根据此书的类别到书架上取书时,却往往找不到图书,这种情况的发生是由于图书没有按类别摆放造成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将每一本图书进行标识,并把图书管理卡应用到图书馆的日产管理中,实现图书自助借还,快速盘点查找,并与现有的安全门禁系统结合起来,形成整体基于RFID技术的现代化图书馆管理体系。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由标签转换子系统、自助借还子系统、智能查找子系统、自动盘点子系统、安全门检测子系统组成,所述标签转换子系统由控制主机和标签转换装置组成,其完成图书电子标签、架标标签以及借书证电子标签的转换工作。
优化的,所述自助借还子系统包括自助借阅子系统和自助还书子系统,所述自助借阅子系统为自动借书机,自助还书子系统为自动还书机,所述自动借书机或自动还书机均由控制主机、液晶触摸显示器、RFID射频模块、嵌入式打印机、多媒体语音系统组成。
优化的,所述智能查找子系统采用便携式查找终端或手持终端。
优化的,所述自动盘点子系统采用推车式移动盘点平台或便携式盘点平台。
优化的,所述安全门检测子系统由RFID射频模块、声光报警模块、安全门外壳组成。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本发明利用RFID快速扫描,同时辨识多个标签,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可重复使用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数据的记忆容量大等特点,将RFID融入到整个图书馆日常管理体系中去,形成了系列图书馆配套设备,为图书馆应用领域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标签转换系统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标签转换系统将RFID唯一识别号与图书唯一编码实施绑定,将RFID技术与现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挂接,实现对图书、读者详细信息的访问,从而将RFID技术集成到现有图书馆馆系统当中。 标签转换系统完成图书电子标签、架标标签以及借书证电子标签的转换工作。标签转换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系统2部分。
标签转换子系统硬件包括:控制主机和标签转换装置。控制主机用于安装标签转换软件子系统控制对图书标签、借书证标签进行数据转换,实现标签信息与条形码等其他信息的绑定。通过绑定能够实现对图书及读者详细信息的访问。
标签转换软件子系统采用B/S结构实现对标签的转换。采用B/S结构的目的是尽量降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后期维护工作,任何一台计算机连接上标签转换装置,通过IE浏览器即可实现对标签的转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8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柑橘榨汁皮渣分段干燥方法
- 下一篇:聚合物空心胶体球的无模板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