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度自动测量装置及长度自动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7979.8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明;涂桥安;何斌辉;吴亮;韩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B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度 自动 测量 装置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度测量装置及方法,尤其涉一种长度自动测量装置以及一种长度自动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毛竹使多年生常绿树种。毛竹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是我国经济价值最大的竹种。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毛竹用来大工棚和脚手架。沿海捕鱼甚至北方打井,毛竹使必不可少的材料。毛竹竹材的韧性强,篾性好,纹理垂直,坚硬光滑,可以加工劈篾,制作各种农具、文具、家具、乐器以及工艺美术品和日常生活用品,如竹席、竹罩、瓦篷、扇子、竹编、竹丝、窗帘、竹尺等。这些产品有的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毛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是将毛竹剖开,剖开的竹片数与毛竹的直径相关。因此在剖竹前序测量毛竹的直径,以便正确选用剖竹刀。另外,在一般的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测量物品的直径或者宽度或者长度或者厚度。一般采用尺子或者专用赤字测量,精度不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度自动测量装置。本长度自动测量装置能够在线连续测量,测量精度好,效率高。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长度自动测量方法。本长度自动测量方法能够在线连续测量,测量精度好,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长度自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电路板、接收电路板和与接收电路板电连接的显示器;所述发射电路板与接收电路板平行,并且发射电路板的长度方向D1与接收电路板的长度方向D2一致;发射电路板上密排有用于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管,所述激光发射管与发射电路板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激光发射管之间沿发射电路板长度方向D1上的间距相等,使激光发射管发射出相互平行并且间距相等的激光;激光发射管发射出的激光同时垂直于发射电路板和接收电路板;所述接收电路板上密排有用于接收激光的激光接收管,所述激光接收管与接收电路板电连接,相邻的两个激光接收管之间沿接收电路板长度方向D2上的间距相等;所述相邻的两个激光接收管之间的间距与相等相邻的两个激光发射管之间的间距相等,使所述激光发射管与激光接收管一一对应,并且一个激光接收管接收相对应的一个激光发射管所发射的激光;发射电路板用于为激光发射管提供调制信号,激光发射管根据调制信号发射激光;所述激光接收管接收激光发射管发射的激光后,接收电路板对激光进行解调并计算出被物品遮挡住的激光的数量;接收电路板根据被物品遮挡住的激光的数量和相邻的两个激光发射管之间的间距,通过显示器输出所述物品沿激光发射管长度方向D1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沿发射电路板的长度方向D1,当发射电路板两端的两个激光发射管没有被遮挡住,并且位于发射电路板两端的两个激光发射管之间的任意连续三个激光发射管被遮挡住时,接收电路板根据被物品遮挡住的激光的数量和相邻的两个激光发射管之间的间距,通过显示器输出所述物品沿激光发射管长度方向D1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发射电路板上密排的激光发射管形成至少两个激光发射管组,每个激光发射管组内的激光发射管排成一条直线L1,所述直线L1与发射电路板的长度方向D1之间的夹角J1为锐角;相应地,所述述接收电路板上密排的激光接收管形成至少两个激光接收管组,每个激光接收管组内的激光接收管排成一条直线L2,所述直线L2与接收电路板的长度方向D2之间的夹角J2为锐角;所述直线L1与发射电路板的长度方向D1之间的夹角J1与所述直线L2与接收电路板的长度方向D2之间的夹角J2相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夹角J1和夹角J2的角度均为94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当物品沿激光发射板的长度方向D1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相邻的两个激光发射管之间的间距的三倍时,接收电路板通过显示器输出所述物品沿激光发射管长度方向D1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与接收电路板电连接的用于将测量的结构数据输出的数据接口。
本发明的发射电路板、激光发射管、接收电路板以及激光接收管均采用现有技术。
本发明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长度自动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7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