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上系统及总线下的访问设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5522.3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2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余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黄厚刚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总线 访问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片上系统及总线下的访问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是将微处理器设备、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核设备、存储器设备或片外存储控制接口设备集成在单一芯片上的系统,该系统上的各设备之间通过总线连接。例如,ARM公司的AXI(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高级扩展接口)总线等。
随着以SOC为载体的移动终端的普及,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业务和支付业务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SOC内的设备上存储的安全信息也越来越趋于开放,为了保护存储着安全信息的设备不被任意访问,需对系统内各设备的访问进行安全管理。
现有技术一提供了一种总线下的访问设备的方法,接收主设备发出的访问请求,硬件地址译码器根据访问请求得到待访问的从设备,安全控制逻辑电路根据从设备被访问的控制逻辑对主设备的访问请求做出响应,允许主设备对待访问的从设备进行访问与否。
现有技术二提供了一种总线下的访问设备的方法,接收主设备发出的访问请求和总线安全控制命令,硬件地址译码器根据访问请求得到待访问的从设备,从设备根据总线安全控制命令对主设备的访问请求做出响应,允许主设备对从设备进行访问与否。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一通过硬件地址译码器和安全控制逻辑电路,对主设备访问从设备做出响应,导致访问关系固定,在不用的应用场景下不能改变设备间的访问关系;由于现有技术二通过总线安全控制命令和硬件地址译码器,对主设备访问从设备做出响应,导致主从设备需要支持总线安全控制命令,提高了对设备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片上系统及总线下的访问设备的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片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主设备,用于发送访问请求,所述访问请求包括用于标识待访问的从设备的地址信号和用于标识所述访问请求中读或写操作的ID信号;
扩展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主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根据主设备的数量对所述访问请求中的ID信号进行扩展;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扩展模块输出的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访问响应指令;
从设备,用于根据所述访问响应指令对所述扩展后的访问请求做出响应。
优选的,所述扩展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公式和主设备的数量,确定扩展位的位数;
扩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扩展位的位数对所述访问请求中的ID信号进行扩展。
优选的,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主设备的数量N和预设公式log2x,确定扩展位的位数为log2N,其中,N为正整数。
优选的,所述解析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扩展模块输出的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待访问的从设备的地址信息和主设备的编号信息,根据预设的访问规则、所述待访问的从设备的地址信息和所述主设备的编号信息,对所述访问请求进行判断,如果符合所述预设规则,则得到允许访问响应指令,否则,得到不允许访问响应指令。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片上系统的总线下访问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主设备发送的访问请求,根据主设备的数量对所述访问请求的ID信号进行扩展,所述访问请求包括用于标识待访问的从设备的地址信号和用于标识所述访问请求中读或写操作的ID信号;
对所述扩展后的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访问响应指令,使得所述待访问的从设备根据所述访问响应指令对所述扩展后的访问请求做出响应。
优选的,所述根据主设备的数量对所述访问请求的ID信号进行扩展,具体包括:
根据预设公式和主设备的数量确定的扩展位的位数,对所述访问请求中的ID信号进行扩展。
优选的,所述根据预设公式和主设备的数量确定的扩展位的位数,具体包括:
根据主设备的数量N和预设公式log2x,确定扩展位的位数为log2N,其中N为正整数。
优选的,所述对所述扩展后的访问请求进行解析,得到访问响应指令,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5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