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路对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4629.6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廖明宪;舒晓菂;郭立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 |
主分类号: | F16L25/00 | 分类号: | F16L2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路对接结构,主要运用于设备与设备之间压缩空气或负压气体传递,在设备之间的装配过程中,气路元件的联接是自动对接的方式,伴随设备的装配而实现对接。属气路元件联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气路元件的联接方式均以手动方式连接,连接端主要以PU(POLYURETHANE TUBING)管尼龙管接头或有色金属螺纹管接头为主,PU管尼龙管接头与有色金属螺纹管接头都有结构简单,拆装迅速的特点,但对于经常拆装的环境,两者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其一是有些PU管尼龙管接头有自锁闭结构,气管插接不到位,气路是不会导通的;其二有色金属螺纹管接头的压紧螺母经常拆装后容易损坏;其三还会出现漏接或压紧螺母未压紧而漏气等问题。这些都降低了使用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过去气路元件传递环节的联接方式均以手动方式连接而存在可靠性不足的缺点,提供一种设计的气路对接结构,该结构由对接卡部位Ⅰ和对接套部位Ⅱ两部分构成,分别安装于两个设备内,当设备装配时,气路对接结构的两部分对接在一起,实现了压缩空气或负压气体的自动传递。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列结构完成的:一种气路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气路对接结构由对接卡部位Ⅰ和对接套部位Ⅱ两部件组成,
对接卡部位Ⅰ由气管(1)、气管螺母(2)、挡圈(3)、限位片(4)、两个安装槽Ⅰ(5)、弹簧挡片(6)、弹簧(7)、导管(8)、O型密封圈(9)和安装螺钉(10)构成,导管(8)外壁有一个凸起台阶(11),导管(8)一端有圆锥形的对接部位(13),导管(8)另一端外壁有螺纹,导管(8)一端外壁装有1~2根O型密封圈(9),导管(8)另一端通过气管螺母(2)与气管(1)活动连接;
导管(8)通过限位片(4)放置在安装槽Ⅰ(5)中的一个凹状槽上,导管(8)外壁有凸起台阶(11)放置在安装槽Ⅰ(5)中的另一个凹状定位槽上,弹簧(7)套装在导管(8)外壁,弹簧(7)一端顶着凸起台阶(11),弹簧(7)顶着弹簧挡片(6),弹簧挡片(6)安装在安装槽Ⅰ(5)中的另一个凹状槽上;
对接套部位Ⅱ由套管(21),两个安装槽Ⅱ(22),挡圈(23),气管螺母(24),气管(25)和安装螺钉(26)组成;套管(21)的一端开凸起圆孔状的套口(27),套管(21)的另一端通过气管螺母(24)与气管(25)活动连接,套管(21)放置在安装槽Ⅱ(22)的两个凹状定位槽上,
对接套部位Ⅱ中套管的套口(27)内径与对接卡部位Ⅰ中导管(8)的接头(13)外径相互匹配,装配时,对接卡部位Ⅰ与对接套部位Ⅱ相互对接,连为一体。
对接卡部位Ⅰ通过安装螺钉(10)固定在设备Ⅰ上,对接套部位Ⅱ通过安装螺钉(26)固定在设备Ⅱ上,
导管(8)一端的圆锥形接头(13)后部有一个限位台阶(12)。
安装槽Ⅰ与导管(8)间留有活动间隙。
本发明对接部位Ⅰ与对接部位Ⅱ可以分别安装于两个设备Ⅰ和设备Ⅱ相应的位置;弹簧对导管的压紧力可保证气路传递时,防止在气压作用下对接部位脱开,设计时可考虑传递的压缩空气气压大小来选择弹簧;对于负压,可以选择不使用弹簧。
本发明气路对接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其可在完全没有需人工干预条件下(不用人力),实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压缩空气或负压气体的传递,保证气路通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对接卡部位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对接套部位Ⅱ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两个部件相互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管,2—气管螺母,3—挡圈,4—限位片,5—安装槽Ⅰ,6—弹簧挡片,7—弹簧,8—导管,9—O型密封圈,10—安装螺钉, 11—凸起台阶,12—限位台阶,13—接头;21—套管,22—安装槽Ⅱ,23—挡圈,24—气管螺母,25—气管,26—安装螺钉,27—套口,28—间隙,3—设备Ⅰ,4—设备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气路对接结构由气路对接结构由对接卡部位Ⅰ和对接套部位Ⅱ两部件组成。使用时,对接卡部位Ⅰ中的导管带有O型密封圈的头部13插入到对接套部位Ⅱ中套管21的套口部位内,使两部分对接在一起,完成气路连通。
导管的头部部位为与套管为相互对接部位,其中导管头部外壁圆周上,加工有1~2数圈密封槽,用于容纳或者放置O型密封圈。导管接头处套有的O型密封圈,目的是起到密封气路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46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曲霉毒素紫外线荧光检测器
- 下一篇:一种生物芯片对照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