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振致动器及具有该防振致动器的镜头单元、相机以及这些构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81716.6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6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腾龙 |
主分类号: | G03B5/00 | 分类号: | G03B5/00;G03B17/12;H02K33/18;H04N5/2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振致动器 具有 镜头 单元 相机 以及 这些 构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振致动器,特别是涉及通过使防止图像模糊用透镜移动来执行防止图像模糊控制的、具有卡定机构的防振致动器及具有该防振致动器的镜头单元、相机以及这些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平10-26044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振动校正装置”。该振动校正装置具有固定部件(卡定机构),该固定部件用于卡定用于防止图像模糊的防止图像模糊用透镜。在该振动校正装置中,当处于未进行图像模糊校正的非防止图像模糊控制时,使固定部件卡合在防止图像模糊用透镜的透镜框上,将防止图像模糊用透镜卡定在规定的位置。固定部件是以包围防止图像模糊用透镜的透镜框的方式配置的环状的构件,在卡定透镜框时,通过旋转固定部件,使固定部件的内周面与设置在透镜框上的突起彼此卡合起来,从而将透镜框机械卡定。
在此,即使在透镜框被机械卡定的状态下,在机械卡定中也必定有无法避免的“松动”(所谓的“间隙”),通常,即使在卡定状态下,透镜框等的可动部也能够以数十μm的程度进行移动。但是,通常在处于防止图像模糊控制时,防止图像模糊用透镜是以数μm左右的分辨率来控制其位置的,由卡定状态下的“松动”引起的透镜框等的移动会对所拍摄的图像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因而,在振动校正装置(防振致动器)中,需要极 力减小卡定状态下的透镜框等的可动部的由“松动”引起的移动量。
另一方面,在具有卡定机构的防振致动器中,通常在开始进行防止图像模糊控制时,首先,使驱动力作用在透镜框等的可动部上,将可动部保持在规定的初始位置,之后,解除卡定机构对可动部的卡定。若不然,在使驱动力作用在可动部上而保持其位置之前解除可动部的卡定的话,则可动部会因重力而落下,使防止图像模糊用透镜较大幅度地移动,而使形成在取景器上的图像变得极为紊乱。因此,在防振致动器中,通常紧接在使驱动力作用在可动部上而将可动部保持在初始位置上之后解除卡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60445号公报
但是,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了如下新问题:若减少卡定时的可动部的“松动”,则有时在从非防止图像模糊控制状态向防止图像模糊控制转变时,形成在取景器上的图像极为紊乱。即,在防止图像模糊控制开始时,驱动力在可动部被卡定机构卡定的状态下作用在可动部上,可动部被控制为向规定的初始位置移动。在此,在可动部移动的初始位置位于处于卡定状态的可动部的可动范围内(卡定状态下的“松动”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动部能够正常地向初始位置移动,并顺利地向防止图像模糊控制转变。
但是,在初始位置位于处于卡定状态的可动部的可动范围之外的情况下,在可动部移动至与卡定机构机械接触的位置之后,可动部也依然无法到达初始位置,而在可动部上继续作用有用于使其移动至初始位置的控制力。因而,在该状态下,可动部被保持为在控制力的作用下被推压在卡定机构的抵接部上的状态。若在可动部被推压在卡定机构的抵接部上的状态下解 除卡定,则卡定机构的抵接部会突然离开可动部,因此,可动部在控制力的作用下越过初始位置较大幅度地移动。即,通过解除由卡定机构进行的卡定,为使其到达初始位置而施加有控制力的可动部超过作为目标的初始位置并超出较多。因此,在防止图像模糊控制开始时,形成在取景器上的图像极为紊乱。
对于上述问题而言,在为了改善非防止图像模糊控制时的图像质量而将卡定状态下的可动部的“松动”设计得较小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即,处于卡定状态的可动部的可动范围受到各种机械尺寸精度等的影响。另一方面,使可动部移动到的初始位置是被电控制的位置,初始位置的定位精度受到控制所使用的位置传感器、放大器等的偏差的影响。因此,在将卡定状态下的可动部的“松动”设计得较小的情况下,难以将通过控制而定位的初始位置可靠地收纳在卡定状态下的可动部的可动范围中。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新产生的技术问题而做成的。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将卡定状态下的“松动”设计得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向防止图像模糊控制转变的防振致动器及具有该防振致动器的镜头单元、相机以及这些构件的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腾龙,未经株式会社腾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817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模调模器装拆装置
- 下一篇:微机电系统(MEMS)结构和设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