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孢子捕捉仪捕捉物样本的制作与显微镜观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77076.1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3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毅;黄智辉;严进;罗金水;张秋娥;廖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2B21/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36102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孢子 捕捉 样本 制作 显微镜 观察 方法 | ||
1.一种孢子捕捉仪捕捉物样本的制作与显微镜观察方法,采用以载玻片为收集载体的便携式、固定式或移动式孢子捕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一片干净显微镜载玻片,面向集气口的一面朝上,在该载玻片表面滴无菌水,取一段透明胶带,所述透明胶带以聚酯薄膜为基材,透明胶带比载玻片长度短、宽度窄,将透明胶带黏性胶面朝上放置在水滴上,并排除气泡和多余的水,使透明胶带紧贴在载玻片上,制成载体玻片,放进孢子捕捉仪的仓室;
B、捕捉工作结束后,将捕捉载体玻片从孢子捕捉仪的仓室取出,在透明胶带黏性胶面上再覆盖上洁净的、等宽等长的透明聚酯薄膜,将吸附在黏性胶面上的捕捉物封存在两片透明聚酯薄膜之间,制成附着在载体玻片上由两片透明聚酯薄膜及其之间捕捉物组成的捕捉物样本,并在适当的位置记录必要的信息待用;
C、将步骤B所制得的捕捉物样本从载体玻片上取下,带回室内镜检观察,镜检观察时,另取一片干净载玻片,在该载玻片表面滴无菌水,再将捕捉物样本放置在水滴上,排除气泡和多余的水液,使捕捉物样本紧贴在该载玻片上,制成镜检玻片,将镜检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作各种必要的镜检观察,并记录和拍照,镜检观察完成后,将镜检玻片从显微镜中取出,然后再从载玻片上取下捕捉物样本作长久保存;或将步骤B所制得的附着有捕捉物样本的载体玻片直接带回室内作为镜检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作各种必要的镜检观察,并记录和拍照;
D、镜检观察完成后,将镜检玻片从显微镜中取出,然后再从载玻片上取下捕捉物样本作长久保存;若显微镜采用高倍油镜,则先将镜检玻片上的油镜油擦净,然后取下捕捉物样本作长久保存。
2.一种孢子捕捉仪捕捉物样本的制作与显微镜观察方法,采用连续式孢子自动捕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需要,取1条长度与仪器匹配的以聚酯薄膜为基材的透明胶带,安放在连续式孢子自动捕捉仪收集圆鼓载体上,用于替代连续式孢子自动捕捉仪的专用孢子收集带;透明胶带的黏性胶面朝外,然后按连续式孢子捕捉仪操作方法将所述收集圆鼓载体放进孢子捕捉仪的仓室内;
B、捕捉工作结束后,将收集圆鼓载体从捕捉仪的仓室取出,在收集圆鼓载体上的透明胶带的黏性胶面上再覆盖上洁净、等宽等长的透明聚酯薄膜带,将吸附在黏性胶面上的捕捉物封存在两透明聚酯薄膜之间,制作成连续捕捉物样本带,在适当的位置记录必要的信息后带回室内;
C、回室内后,用连续式孢子自动捕捉仪配备的标准切割尺,将连续捕捉物样本带按照采样天数切割分段,每天1段捕捉样本,并在适当的位置记录必要的信息待用;
D、对每天的捕捉物样本进行显微镜镜检观察时,取一干净载玻片并在表面滴无菌水,再将捕捉物样本放置在水滴上,排除气泡和多余的水液,让捕捉物样本紧贴在该载玻片上,制成镜检玻片,将镜检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作各种必要的镜检观察,并记录和拍照;
E、镜检观察完成后,将镜检玻片从显微镜中取出,并取下捕捉物样本作长久保存;若显微镜采用高倍油镜,则先将镜检玻片上的油镜油擦净,然后再取下捕捉物样本作长久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70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