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76717.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3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冰;童柱子;谢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王逢伍 |
地址: | 450008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脂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当前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降血脂能延缓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并促进其消退。
目前公认调脂最有效并广泛应用的西药是他汀类,但此类药物具有肝脏和肌肉毒副作用。相对于西药,中药降脂药疗效肯定,副作用小,现代中医普遍认为高脂血症属本虚标实,血瘀,痰浊范畴,临床辨证分型多属痰湿内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临床治疗多采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祛湿化痰类药物。目前治疗高脂血脂的中成药较多,但一些药物存在疗效不明确,有些药物处方过大,使用名贵药材导致价格很高,不利于推广应用。因此,降血脂药物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降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可有效解决现有药物存在疗效不明确,有些药物处方过大,使用名贵药材导致价格过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中药按重量份计的:柴胡12-25份、赤芍9-20份、益智仁10-25份、黄精10-30份、山楂10-40份、挂金灯12-30份和姜黄3-10份组成。
本发明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片剂、汤剂、散剂、丸剂或颗粒剂。
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功效,且处方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效果好,是降血脂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中药按重量份计的:柴胡12份、赤芍9份、益智仁10份、黄精10份、山楂10份、挂金灯12份和姜黄3份组成。
还可由重量计的:柴胡120g、赤芍90g、益智仁100g、黄精100g、山楂100g、挂金灯120g和姜黄30g组成。
实施例2
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中药按重量份计的:柴胡18.5份、赤芍14.5份、益智仁17.5份、黄精20份、山楂25份、挂金灯21份和姜黄6.5份组成。
还可由重量计的:柴胡185g、赤芍145g、益智仁175g、黄精200g、山楂250g、挂金灯210g和姜黄65g组成。
实施例3
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中药按重量份计的:柴胡25份、赤芍20份、益智仁25份、黄精30份、山楂40份、挂金灯30份和姜黄10份组成。
还可由重量计的:柴胡250g、赤芍200g、益智仁250g、黄精300g、山楂400g、挂金灯300g和姜黄100g组成。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还可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成水提物或醇提物,再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汤剂、散剂、丸剂或颗粒剂,以水提物为例,将柴胡加其8~10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h,合并提取液,离心后,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冲洗,再用体积浓度为40%的乙醇洗脱,得第一洗脱液,第一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第一提取物,备用;将赤芍、益智仁、黄精、山楂、挂金灯、姜黄混合在一起,加赤芍、益智仁、黄精、山楂、挂金灯、姜黄10倍量的水,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12h, 收集挥发油,备用;提取液滤除后,药渣再加赤芍、益智仁、黄精、山楂、挂金灯、姜黄8倍量的水提取1次,合并两次提取液,离心后,过D101大孔吸附树脂,先用水冲洗,再用体积浓度为70%的乙醇洗脱,得第二洗脱液,第二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第二提取物,将第一提取物、第二提取物和挥发油混匀,即得。
本发明提取物经实验,与中药组合物有相同的功能,并经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关试验资料如下:
一、降血脂药效实验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实验动物取Wister大鼠,大鼠体重为160-190g,雄性,60只。
1.2动物分组及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学院,未经河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76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