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层间电阻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退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2201.1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叶铁;高振宇;马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层 电阻 冷轧 取向 电工 退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轧钢技术生产领域,涉及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退火方法,具体是一种能够使冷轧硅钢卷的层间电阻性能达到500(Ω·mm2/片)以上的退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冷轧硅钢生产大都采用卧式连续退火炉生产。决定层间电阻的主要因素普遍认为与涂层液涂敷量有关。经过大量数据统计证明:涂敷量(涂层厚度)的影响大约为120(Ω·mm2/片)。而普通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层间电阻要求不小于50(Ω·mm2/片)即符合一般用户使用要求。
对于那些要求层间电阻较高的用户都是采用增厚涂层液涂布厚度的方法来实现高层间电阻的。增加涂层液的厚度使得硅钢片叠片系数降低;产品成本升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涂层厚度(一般厚度为1.2 g/m2)不增加情况下实现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的层间电阻满足500(Ω·mm2/片)以上的高层间电阻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退火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采用卧式连续退火炉(也可采用立式连续退火炉)。除炉内气氛和涂敷量的控制外,其它工艺控制与普通冷轧无取向硅钢生产控制相同。见表1。
一种高层间电阻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退火方法:
1、连续退火炉内气氛控制:
1)氢气浓度为20±2%,高于氢气的爆炸极限,防止爆炸。
2)保护气H2+N2分配,氢气含量占气体总量的体积百分比27.5%~32.5%;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调整保护气体中干混合气体中的氢气量来满足氢气浓度大于氢气的爆炸极限的;氢气含量占气体总量的27.5%~32.5%即可满足光亮退火。
2、增湿器温度控制在35~65℃,确保炉内弱氧化气氛。
3、涂层液的涂敷量的控制:1.2±0.2g/m2。
表1 工艺参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一般的冷轧硅钢生产工艺实现冷轧无取向电工钢产品的层间电阻满足500(Ω·mm2/片)以上。2、产品层间电阻大、抗击穿,耐受性好,适用于超高压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采用卧式连续退火炉。退火炉全长295m,由预热炉(PH)2段、无氧化加热炉(NOF)5段、辐射管加热炉(RTF)5段、均热炉(SF)14段、循环保护气体冷却器(RJC)构成。炉壳为气密性焊接结构。
工艺过程如下:(具体实施例工艺见表1.)
1)炉压设定:PH 25Pa,NOF 30Pa,RJC 尾部:>40Pa,机组速度:120~130m/min。
2)保护气氛:SF 7段H2%:21%;
加湿器增湿温度:55℃;
SF7段DP℃:25±3℃。
3)如下保护气(H2+N2)分配即能满足氢气含量占气体总量的27.5%~32.5%。
干混合气:H2—40m3/h+N2—160m3/h
湿混合气:H2—90m3/h+N2—110m3/h
5)涂层液:T4;涂敷量:1.2±0.2g/m2
与常规产品对比:
表2中实施例为50W600牌号冷轧硅钢成品取样结果。除层间电阻差值较大外,实施例样品与常规产品性能相差不大。
表2 实施例2与常规例2样品性能检测对比
表3中实施例为50W800牌号冷轧硅钢成品取样结果。除层间电阻差值较大外,实施例样品与常规产品性能相差不大。
表3 实施例2与常规例2样品性能检测
表4中实施例为50W1000牌号冷轧硅钢成品取样结果。除层间电阻差值较大外,实施例样品与常规产品性能相差不大。
表4 实施例3与常规例3样品性能检测对比
表5中实施例为50W1300牌号冷轧硅钢成品取样结果。除层间电阻差值较大外,实施例样品与常规产品性能相差不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2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曲冠型保持器生产设备
- 下一篇:移动式多功能育苗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