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隧道出、入口处的排水布置结构及其排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61947.0 | 申请日: | 201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6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清;李胜杰;周湧;向恒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2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隧道 入口处 排水 布置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建工程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出、入口处的排水布置结构及其排水方法。
背景技术
隧道通车后,发现每次下雨都会有大量雨水从出、入口涌入隧道最低处,废水泵房变成雨水泵房,给隧道运行和管理都带来了安全隐患。目前为了防止道路雨水进入隧道的暗埋段内部,在隧道出、入口处都设有多道横截沟,横截沟盖板的开孔一般都是顺着水流方向,这种布置方式总会有一部分水流越过横截沟。
传统的横截沟盖板上的狭长开孔顺着水流方向,总有一部分水流是要越过盖板,流入隧道内部。如果盖板上开孔的面积小于盖板总面积的1/2,那通过整个盖板的水流量中就会有大于1/2的流量是没能被拦截,进入到隧道内部的。就如外环隧道初期的横截沟盖板,由于要按大型集卡通过的重量去设计盖板的强度,盖板上开的孔非常小,仅有盖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不到,而且盖板的厚度有十多公分,稍大一点的雨量,雨水就大部分都进入隧道的最低处,靠江中废水泵房来不及排出,隧道最低处就会有几十米的积水路段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出、入口处的排水布置结构及其排水方法,该方法将道路上的排水孔开孔方向沿道路方向扭转30°-60°呈斜角布置,并且新设起到辅助排水作用的边侧横截沟,使得通过横截沟的水流尽可能全部拦截进入边侧横截沟内,有序处理雨水。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用于隧道出、入口处的排水布置结构,涉及位于隧道出、入口处的横截沟、所述横截沟上盖有横截沟盖板,且该横截沟盖板上开有若干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为狭长状长孔,所述长孔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隧道内道路方向呈30°至60°斜角布置。
所述排水孔设置为其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隧道内道路方向呈30°斜角布置。
所述横截沟的至少一侧边处设置边侧横截沟,所述边侧横截沟与所述横截沟相连,且所述边侧横截沟盖板上的排水孔在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所述隧道道路方向呈垂直布置。
一种利用上述排水布置结构的隧道出、入口处道路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在隧道出、入口处,沿所述隧道道路横向贯穿设置横截沟,使所述横截沟的盖板上均匀开设若干狭长状排水孔,并使所述排水孔长度方向与隧道内道路方向呈30°-60°斜角布置。
在所述横截沟两侧分别开挖一道边侧横截沟,所述边侧横截沟的盖板上开设若干狭长排水孔,并使所述排水孔长度方向与所述隧道内道路方向垂直。
本发明的优点是:将盖板上狭长的开孔面积沿水流方向倾斜30°-60°后,经过的水流就都会被所开的孔拦住,有的水流还会经过多道开孔拦截,拦水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开孔形式,由于开孔面积只转了30°-60°度左右,对整个盖板而言,结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布置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横截沟盖板主视图;
图3是现有排水系统布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标记1-10分别为:横截沟盖板1、排水孔2、横截沟盖板3、进水口4、防冲侧石5、边沟6、排水孔7、雨水泵房8、侧边横截沟9、横截沟10。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应用于隧道内的排水系统,图中箭头标示为雨水的流动方向,即从隧道出、入口流至隧道内部道路。
本实施例具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布置:
1、在图示的道路方向上先设置横向贯穿的横截沟10,该横截沟10上盖有横截沟盖板1,横截沟盖板1上开有若干呈狭长孔状的排水孔7,其中排水孔7沿图示的隧道内道路方向呈30°斜角布置,即如图1、3所示的呈狭长状的排水孔7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隧道内道路方向的夹角为30°,其目的在于:在横截沟盖板1受力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排水孔面积,还通过若干排水孔7沿道路方向之间的重叠通孔部分实现多次拦水,提高拦水效果。
2、在横截沟10的两侧开挖侧边横截沟9,侧边横截沟9上盖有横截沟盖板3,该横截沟盖板3上开有若干呈狭长孔状的排水孔2,该排水孔2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与图示的道路方向相垂直,其目的在于:由于侧边横截沟9相较于横截沟10起到的是辅助排水作用,所以当横截沟10无法拦截到的雨水通过后,将侧边横截沟9设置于两侧进行二次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61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