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枣叶中提取三萜酸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53912.2 申请日: 2012-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3006824A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康振奎;贾万利;穆文军;康绍贤;郑丽萍;吴晓娟;高文珍;姚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泽浦红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果仓干果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山西天骄食业有限公司;山西天骄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天娇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725 分类号: A61K36/725;A61P35/00;A61P43/00;A61K127/00
代理公司: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代理人: 崔雪花
地址: 844800 新疆维***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枣叶中 提取 三萜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从枣叶中提取三萜酸的方法属于三萜酸提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萜酸类是一类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总称。据报道枣中含有十多种三萜酸和三萜酸酯,在枣属植物里,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桦木酸、山楂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等。经研究表明,三萜酸类物质具有抗癌、抗突变作用。目前,人们主要通过种植中草药,然后提取其中三萜酸类化合物的方法获得该类物质,并且现在常规的提取方法是采用水解法进行提取。

枣树是鼠李科枣属植物,其果实——大枣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水果或干果。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枣果既可食用,又可药用,是集营养和医疗保健功效于一体的滋补果品。究其原因,主要是枣果中含有优质的生理活性物质,如三萜酸类、生物碱类、皂苷类、黄酮类及苷类等。然而加工及技术研究仅局限于枣果,没有对枣树的其它产物如根、枝、叶、花、皮等不同器官进行开发利用,如枣叶作为一种资源却被忽略,平均亩产鲜枣叶200公斤左右,每年枣果收获后自然脱落,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未被利用,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分利用枣叶资源,从枣叶中提取纯化三萜酸以提高枣产品附加值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从枣叶中提取三萜酸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超声波提取

枣叶清洗、晾干、粉碎后,将得到的枣叶粉以乙醇溶液为溶剂进行超声波提取,再经过过滤除渣,得到超声波提取液;

第二步,大孔树脂纯化

将所述超声波提取液浓缩去除乙醇,得到浓缩液,然后用大孔树脂纯化所述浓缩液,得到三萜酸溶液。

所述超声波提取为向所述枣叶粉中加入重量百分比浓度为65%-73%的乙醇溶液,在45-65℃下超声波提取25-40min,所述枣叶粉与乙醇溶液的配比为1Kg:6-10L。

所述大孔树脂为NKA-9、S-8、AB-8或D101。

所述大孔树脂纯化步骤为:a、将所述浓缩液调节pH值至4.5-5.6,然后以1.5-3BV/h的流速上样,所述浓缩液与树脂床的重量份比为1:3-6,静置吸附0.5-1小时;

b、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7%的乙醇溶液控制流速1.5-3BV/h冲洗,当流出液为无色时停止并弃去有色溶液,然后用重量百分比浓度60%-75%的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所述洗脱剂体积为1.5-3BV,控制洗脱流速为1.5-3BV/h进行洗脱。

所述三萜酸溶液经浓缩后制得三萜酸浸膏,所述三萜酸浸膏的总三萜酸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1%-80%。

所述三萜酸浸膏经过干燥、粉碎后制得三萜酸干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深入分析枣叶营养组成的基础上,针对枣叶中富含三萜酸功能因子的特点,提出利用枣叶提取生产三萜酸的技术研究,不仅高附加值、高技术地进行了枣叶的综合利用,提高了枣树种植的综合经济效益,而且由于枣树种植规模大,枣叶产出量大,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具有产业化价值和意义。

2、本发明在提取纯化过程中对超声波提取三萜酸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了优化,以及在纯化工艺中对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使得三萜酸的含量和纯度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并进行了保质效果、产品标准化等研究,形成了成熟的工艺路线。

枣叶中提取三萜酸工艺及其参数研究 

本部分研究在超声波作用下,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正交实验表头设计如表1,提取时间即为超声波作用时间。实验结果及方差分析见表2、表3。取干燥枣叶进行粉碎,过30目筛。取2g枣叶粉末,按正交实验要求,按料液比的不同要求,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波提取。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酒精浓度和料液比对提取结果影响显著。实验过程中,酒精浓度三梯度分别定为90%、70%和50%,酒精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细胞表面蛋白变性,所提取的物质受到阻挡且不易逸出细胞,而浓度过低,可能提取物不能尽量溶解到溶剂内。本实验中,因素料液比显著性主要来源于水平为6的料液比,即料液比为6时提取效率最低,而料液比为8或者10时差异不显著。从经济角度考虑,可以选择料液比为8进行提取。提取时间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时间水平分别为15、30和45分钟,由于15分钟时间较短,不利于设备和人工操作,而45分钟时间相比造成浪费,因此,提取时间选择30分钟为宜。

枣叶三萜酸精制工艺研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泽浦红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果仓干果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山西天骄食业有限公司;山西天骄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天娇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新疆泽浦红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果仓干果连锁经营有限公司;山西天骄食业有限公司;山西天骄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天娇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539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