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戊烯基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46906.4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4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相中;江志勇;胡秋芬;郭俊明;张英杰;王超;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38 | 分类号: | C07D311/38;C07D311/40;A61K31/352;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慧翔专利事务所 53112 | 代理人: | 邓丽春;程韵波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戊烯 基二氢 异黄酮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药物,具体涉及野番豆中一种新的异戊烯基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癌症已发展成为严重危害人们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死神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于2010年2月发布报告说,预计本年度全球将有760万人死于癌症,如果人们不认真采取措施预防癌症,到2030年全球每年的癌症死亡人数将可能在现有基础上翻番,达1700万。该组织统计数据还显示,目前全球平均每8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这比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总和还要高。因此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抗癌药物研究中,化疗药物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取得很大进展。化学合成的抗癌药物如金属配合物铂络合物、有机锗化合物等,虽然具有强抗癌性,但存在毒副作用,水溶性差等缺陷。近年来,中外研究人员逐渐将目光投向资源丰富、纯天然的中草药、民族药,希望从中寻找新的抗癌药物。目前从中草药、民族药中发现了紫杉醇、喜树碱、三尖杉酯碱类、长春新碱、鬼臼毒素、榄香烯乳等一系列天然抗癌药物,并且每年都有多只新品上市。这些天然药物均表现了良好的抗癌活性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日益证明从天然产物中筛选抗肿瘤药物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
野番豆(Uraria clarkei Gagnep)为豆科(Leguminosae)狸尾豆属植物(《中国植物志》第41卷72页)。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20种,分布于热带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我国有9种。据文献(陈艳,思秀玲,韦松,许学健. 兔尾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成药,2009,31(2):266-269)报道,该属植物具有治疗小儿疳积、产后少乳、咳血、痔疮、颈淋巴结核、毒蛇咬伤等作用。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等结构类型。黄酮类化合物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抗病菌、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本发明试图对野番豆中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做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发现其中的细胞毒活性天然产物,为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异戊烯基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野番豆中提取本发明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本发明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本发明化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人宫颈癌、人慢性髓系白血病、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质量百分数。
本发明从野番豆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异戊烯基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
本发明的新的异戊烯基二氢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
该化合物的命名为:(3R)-8,5′–二异戊烯基-5, 2′-二羟基-7, 4′-二甲氧基二氢异黄酮 ((3R)-8, 5′–di -(γ, γ-dimethylallyl)-5, 2′- dihydroxyl-7, 4′-dimethoxyl-isoflavanone)。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粉碎:将野番豆茎晾干粉碎后得粗粉,备用;
b.回流提取:将步骤a中制得的粗粉以乙醇回流提取四次,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
c.浓缩:将步骤b中制得的乙醇提取液过滤后进行减压浓缩得浸膏,备用;
d. 萃取:将步骤c中制得的浸膏混悬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以正丁醇进行萃取,再去除溶剂,分别得石油醚、乙酸乙酯以及正丁醇萃取物,备用;
e. 分离:将步骤d中制得的石油醚萃取物经100-200 目硅胶柱色谱,用体积比30:1、20:1、10:1、5:1、2:1、1:1、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得到Fr.1 -Fr.7共7个组分,Fr.4经硅胶柱层析,以体积比98:2、97:3、96:4、95:5的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得到组分Fr.4A-4D。Fr.4C经sephadex LH-20柱色谱甲醇纯化得到式I化合物。
本发明对式?化合物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出良好的抑制人宫颈癌、人慢性髓系白血病、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活性,可为医用工业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新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民族大学,未经云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6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利粉笔套
- 下一篇:智能化在线旋转粘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