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示波器触发方法及具有触发功能的数字示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1438.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9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任杰;陈睿;王悦;王铁军;李维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3/02 | 分类号: | G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示波器 触发 方法 具有 功能 | ||
1.一种数字示波器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数字示波器触发控制单元接收触发使能信号后,开始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的单次触发延时值后,启动触发功能检测触发事件;
还包括:在用户按下功能键或设置触发菜单后进入单次触发模式,产生所述触发使能信号;
所述功能键为第一功能按键或第二功能按键;
在用户按下第一功能按键或者多次按下第二功能按键进入单次触发模式后,读取用户设置的非零单次触发延时值后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读取的单次触发延时值后,启动触发功能检测触发事件;
或者,在用户按下第一功能按键或者多次按下第二功能按键进入单次触发模式后,读取用户设置的单次触发延时值为零时,直接启动触发功能检测触发事件;
或者,在用户按下第一功能按键或者多次按下第二功能按键进入单次触发模式后,读取系统预置的单次触发延时值后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读取的单次触发延时值后,启动触发功能检测触发事件;
所述启动触发功能检测触发事件,包括:
比较触发通道采样数据是否满足触发条件;
在触发条件满足时产生触发控制信号,并使触发使能信号失效;
使用所述触发控制信号对采样数据进行存储,产生波形显示数据,并依据所述波形显示数据显示相应波形后停止运行;
所述采样数据为非重复瞬变过程信号;
所述触发控制单元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示波器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户长按第一功能按键或者短按第一功能按键进入单次触发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示波器触发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入单次触发模式后,读取用户通过多功能旋钮或者触发菜单设置的单次触发延时值。
4.一种具有触发功能的数字示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使能信号后,触发延时单元;
延时单元,用于被触发控制单元触发后,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的单次触发延时值后,触发所述触发控制单元启动触发功能;
触发控制单元还用于启动触发功能检测触发事件;
进一步包括:
触发产生单元,用于在用户按下功能键或设置触发菜单后进入单次触发模式,产生触发使能信号并向触发控制单元发送;
所述功能键为第一功能按键或第二功能按键;
触发产生单元在用户按下第一功能按键或者多次按下第二功能按键进入单次触发模式后,延时单元读取用户设置的非零单次触发延时值后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读取的单次触发延时值后,触发所述触发控制单元启动触发功能;
或,触发产生单元在用户按下第一功能按键或者多次按下第二功能按键进入单次触发模式后,延时单元读取用户设置的单次触发延时值为零时,直接触发所述触发控制单元启动触发功能;
或,触发产生单元在用户按下第一功能按键或者多次按下第二功能按键进入单次触发模式后,延时单元读取系统预置的单次触发延时值后开始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读取的单次触发延时值后,触发所述触发控制单元启动触发功能;
触发控制单元包括:
使能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触发使能信号;
延时触发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触发使能信号后,触发延时单元;
比较模块,用于在被延时单元触发后启动触发功能,比较触发通道采样数据是否满足触发条件;
检测触发模块,用于在触发条件满足时产生触发控制信号,并使触发使能信号失效,使用所述触发控制信号对采样数据进行存储,产生波形显示数据,并依据所述波形显示数据显示相应波形后停止运行;
所述采样数据为非重复瞬变过程信号;
所述触发控制单元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触发功能的数字示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键为第一功能按键;
触发产生单元在用户长按第一功能按键或者短按第一功能按键后进入单次触发模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触发功能的数字示波器,其特征在于,触发产生单元进入单次触发模式后,延时单元读取用户通过多功能旋钮或者触发菜单设置的单次触发延时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源精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414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